曾灿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et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团体“易堂九子”中,在诗歌创作和诗学研究方面,最有成就和造诣的是曾灿。因《过日集》的编撰网罗天下诗人,充当僻处赣南的诸子与通都大邑往来使者角色,令“易堂”声名远播的,也是曾灿。本论文以曾灿为研究对象,对其家世、生平经历、著述、交游情况、诗歌创作、诗学主张及其所编大型诗选《过日集》等问题进行全面梳理与挖掘。力图以曾灿个案研究为契机,探寻易代之际遗民的生存状态、解读其心路历程,并考察明末清初诗学观念与诗坛风气。第一章系统考察和梳理了曾灿的家世、生平经历及著述情况。第一节考察其家世,揭示曾灿祖母陈氏、父亲曾应遴,伯兄曾畹的个性与事迹,并分析他们对曾灿的影响。第二节以曾灿生卒年的考订为出发点,在运用相关文献准确把握其人生各阶段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深入考察其幼年、青年、壮年、晚年的主要经历及心态,从而勾勒其生平事迹,描述其心路历程。第三节全面考察曾灿的著述情况。首先就《曾青藜初集》、《曾止山文集》、《壬癸集》、《甲子诗》、《三度岭南诗》、《曾青藜诗》几种小集的版本、序作情况、诗歌收录、起讫时间等问题逐一进行考释和梳理,揭示每种小集的基本特征。接着就《曾青藜初集》、《曾青藜诗》两种刻本诗歌收录情况进行对比,揭示两者间的渊源关系。又就后来成书的《六松堂集》诗歌收录及序作情况与几种小集分别进行对比,就从中发现的问题作出分析,既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又厘清曾灿几种小集与六松堂全集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交代曾灿所编《过日集》的版本情况、刊刻时间等相关问题。第二章详细考察了曾灿的交游情况。第一节考察他与易堂诸子的交游。就其与魏禧、魏礼、林时益、邱维屏、彭士望、魏际瑞、李腾蛟、彭任的过从往来情形逐一描述和探析,凸显曾灿与所属群体的关系,与每个人物建立的情谊,及其翠微山居时的心灵轨迹。同时力图展示“易堂九子”人各一面的独特精神性格,呈现其当年聚居翠微峰巅时极度的生存状态。第二节考察曾灿下山出游后,与以钱澄之、姜寓节为代表的非江西籍遗民建立的交谊。立足于情感因素的同时,亦侧重双方往来过程的考察,以此展现曾灿下山数十年间所经历的沧桑与变迁。第三节考察曾灿与仕清文人的交游,以周令树和吴兴祚为例。他们一个是默默无闻的地方官员,一个是叱咤风云的封疆大吏,都曾极力提携曾灿并委以重任,且都雅好文学。与他们相结交,使曾灿充分发挥了其文学才华和经世的才干。与遗民相比,曾灿结交官员,功利色彩明显。在探析双方情感因素和交往过程的基础上,试图剖析曾灿的交游心态。第三章研究曾灿的诗歌创作。第一节阐释曾灿的生存之思与诗歌中的价值表达,着重剖析他的故国之思、高蹈隐逸之情,及因为稻梁谋而滋生的羞耻感、苦痛感。第二节阐释曾灿的命运之叹与诗歌中的情感宣泄,着重剖析其羁旅漂泊、孤独寂寞、年齿衰残、思亲怀归、人情冷暖种种独特体验。第三节探析曾灿诗歌的审美特质,从跌荡顿挫的章法,壮丽悲凉的气格,质朴劲健的语言三个层面入手,揭示曾灿诗歌不拘一格的独特面貌。第四章研究曾灿所编选大型诗选《过日集》。第一节主要探究该选集的文本状态,分别从编选方式、编撰体例、所选诗人籍贯及其地域属性出发,阐明《过日集》的主要特征,并对其文本生成作了一点分析。第二节以《过日集》凡例为主要依据,结合曾灿本人的诗学观念,将该选集的诗学主张概括为以发乎性情为准绳的选诗原则、以沉雄典雅为主导的选诗风格,及崇尚唐诗的倾向。第三节研究该选集的诗歌评论。探讨作为选家的曾灿对各体诗歌的认识和评介,力图进一步阐释曾灿的诗学观念,并透视清初诗坛风貌。
其他文献
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对高校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从教学、科研、财务和社会绩效四个维度,选取总资产、教工数、学生补助及奖
GNSS设备、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移动对象实时轨迹数据的高效获取。这些数据蕴含着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复杂程度的属性信息。有效地对其进行处理
分别以不同的释放介质或释放度测定方法测定了模型药物盐酸氢吗啡酮在羟丙甲纤维素(HPMC)骨架片、十八醇骨架片、乙基纤维素骨架片和HPMC-十八醇混合骨架片中的释放行为.结果
黑格尔的古希腊宗教观是尚未被充分注意的问题域.本文依托《精神现象学》和《宗教哲学讲演 录》两个核心文本,通过两个维度对黑格尔的古希腊宗教观展开探讨古希腊神明的整体
【正】 几个独唱独奏的同志要到西安等地演出,我跟了他们到第一个城市走走,目的很简单,就是想亲身了解一下观众对节目的反映。走之前是有许多顾虑的,如像这种西洋的唱歌法,和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多样性对于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与经济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导致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