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托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exia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子宫托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对55例符合标准并愿意佩戴子宫托治疗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进行治疗,并随访观察,应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FDI-20短表)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影响,并对影响子宫托治疗成功与否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55例患者平均年龄64.4岁,按照POP-Q分度,Ⅱ度9例,Ⅲ度33例,Ⅳ度13例,随访时间3天~26个月。3天子宫托佩戴率为83.6%(46/55),1个月为78.2%(43/55),3个月为60.0%(33/55)。治疗成功组与失败组在年龄、体重指数、阴道长度、生殖裂孔长度、盆腔脱垂部位、POP-Q分度、子宫托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失败组相比,成功组的患者绝经年数更少(16.22±9.19 vs 24.00±10.14,p<0.05),病程更短(7.35±8.64 vs 15.58±12.06,p<0.05),产次更少(3.69±1.67 vs 3.79±1.36,p<0.05),会阴体更长(3.63±1.05 vs 2.13±1.51,p<0.05)。成功组的PFDI-20短表总评分、POPDI-6(盆腔器官脱垂)评分、CARDI-8(肠道脱垂)评分和UDI-6(排尿症状相关症状)评分由治疗前分别为(119.54±39.30)分、(13.96±4.46)分、(10.04±4.26)分、(9.19±3.03)分下降至1月后(57.41±21.07)分、(3.44±1.65)分、(6.81±2.42)分、(5.22±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3个月比较没有差异。结论:子宫托能有效缓解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阴道或盆腔脱垂、排尿及排便困扰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可首先考虑的治疗方法。子宫托放置成功与否与会阴体长度、产次、病程、绝经年数有关,与POP-Q分度、子宫托类型无关。
其他文献
这两个月,我一直在读《牡丹亭》,以及相关的各种资料、史实,亦听昆曲,各版皆听,却不敢妄言沉迷其中,亦不能漫自矜诩从中听出了多少妙意,唯有读是读书人尚好意思提几笔的事.rn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背景及目的:肝硬化属于影响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其病因繁多,其中,全球每年约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肝衰竭和原发性肝癌[1],目前临床注重对肝硬化的病因及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非特异性消化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由于肠道吸收障碍、营养素摄入不足、丢失增加、能量消耗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