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寻找符合21世纪药物发展要求的新型农药先导化合物,本文采用活性基团叠加原理设计并合成了通式分别为(Ⅰ)、(Ⅱ)、(Ⅲ)的目标化合物。(1)从5-氟代苯基糠酸出发,经酰化、异硫氰酸酯化,再与取代芳酰肼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20种未见文献报道的N-取代芳酰氨基-5-氟代苯基糠酰硫脲(Ⅰ);(2)在系列Ⅰ的基础上经酸环化合成了20种未见文献报道的N-(5-取代芳基-1,3,4-噻二唑-2-基)-5-氟代苯基糠酰胺(Ⅱ);(3)以甘氨酸为骨架引入5-邻氯苯基糠酰基,4,6-二取代嘧啶等活性结构,采用固相合成法,经酰化、酰胺化等反应设计合成了6种未见文献报道的N-(4,6-二取代基-2-嘧啶基)-2-(5-邻氯苯基糠酰氨基)乙酰胺(Ⅲ)。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等对上述三个系列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物理性质、波谱性质、反应条件、合成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讨论。目标化合物(Ⅰ)、(Ⅱ)、(Ⅲ)的结构通式如下:为了进一步了解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初步探索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对具有生物活性的N-取代芳酰氨基-5-氟代苯基糠酰硫脲(Ⅰc和Ⅰd)两种化合物进行了单晶培养及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测定等研究。委托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上海)药效部对化合物(Ⅰ)~(Ⅲ)进行除草活性的初步普筛测定;对化合物(Ⅰ)还进行杀菌活性的初步普筛测定。结果表明:系列(Ⅰ)的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同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杀菌活性;例如化合物Ⅰr对棉花炭疽(Colletotrichum gossypii)的抑制活性达到了95.24,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杀菌活性;化合物Ⅰt对苹果轮纹病(Dothiorellagregaria)的抑制活性达到了92.00,也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杀菌活性。系列(Ⅱ)、(Ⅲ)的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例如化合物Ⅲe在10mg/L浓度下对双子叶植物—油菜(根/茎)的抑制率达91.9/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