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下诊断与治疗的相关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早期结直肠癌经内镜非治愈性切除术后癌残留或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素分析背景与目的:内镜下切除是目前治疗早期结直肠癌主要的手段,当黏膜病理结果提示非治愈性切除,具有追加外科根治手术指征时,需要及时追加外科手术。但在实际临床中,患者按照现有指南追加外科根治手术后,术后病理很少看到有癌残留或淋巴结转移,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对患者的又一次打击,尤其是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如果追加外科手术,对其以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不言而喻。同时也有一部分病人由于经济、身体等综合原因,不愿意追加外科根治手术,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然而由于内镜手术的局限性,在进行追加外科根治手术之前,我们又很难根据内镜切除标本的病理评估是否存在癌残留或淋巴结转移,因此,我们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究经内镜非治愈性切除术后追加外科根治手术的病变中与癌残留或淋巴结转移相关的风险因素,进而优化患者追加外科根治手术的指征,避免过度追加外科根治手术,使病人最大程度获益。材料和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9年期间诊断为早期结直肠癌,并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内镜下治疗的病例资料,在这些病例中进一步筛选出内镜切除术后病理提示为非治愈性切除,并在我院追加外科根治手术的81例病例资料,分析各种因素与内镜下切除术后病变癌残留或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关系。结果:当内镜切除术后病变病理组织分化类型为低分化癌、黏膜下层浸润深度≥2000μm、静脉侵犯阳性时,病变发生癌残留或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更高,有统计学意义;位于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及盲肠的病变比位于乙状结肠及直肠的病变经内镜非治愈性治疗术后发生癌残留或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更高,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化癌(OR=4.998,95%CI:1.046—23.873,P=0.044)是早期结直肠癌经内镜非治愈性切除术后癌残留或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经内镜非治愈性切除术后的早期结直肠癌,当术后黏膜病理合并有低分化癌、黏膜下层浸润深度≥2000μm、静脉侵犯阳性以及病变位于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及盲肠时更易发生癌残留或淋巴结转移,多因素分析显示低分化癌是早期结直肠癌经内镜非治愈性切除术后发生癌残留或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对于合并低分化癌的病变追加外科根治手术。第二部分结直肠锯齿状腺瘤的临床特征及恶变影响因素分析背景和目的:锯齿状腺瘤是公认的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约30%的结直肠癌通过锯齿状途径发展而来,锯齿状途径作为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备受研究者关注,研究锯齿状腺瘤的癌变途径对于防治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锯齿状腺瘤在结直肠中的分布特点及潜在恶变因素,总结结直肠锯齿状腺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更好的对锯齿状腺瘤这一癌前病变进行发现和识别,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帮助。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肠镜检查并经病理诊断为锯齿状腺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排除同时具有两种及以上病理类型病变的患者,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锯齿状腺瘤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锯齿状腺瘤发生恶变的因素。结果:共在28730例行肠镜检查患者中,发现311例(1.08%)锯齿状腺瘤患者,共发现锯齿状腺瘤372枚。按WHO分类,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22枚(5.9%),传统锯齿状腺瘤84枚(22.6%),未分类锯齿状腺瘤266枚(71.5%)。病理结果显示:无异型增生病变106枚(28.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病变228枚(61.3%),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癌变38枚(10.2%)。病变长径<10mm有204枚(54.8%),≥10mm有168枚(45.2%);病变位于左半结直肠238枚(64.0%),右半结肠134枚(36.0%)。内镜下大体分型:扁平型16枚(4.3%),无蒂型174枚(46.8%),亚蒂型117枚(31.5%),带蒂型59枚(15.9%)。窄带成像国际结直肠内镜(NICE)分型:Ⅰ型85枚(22.8%),Ⅱ型280枚(75.3%),Ⅲ型4枚(1.1%)。单因素分析显示,病变大小、病变位置、病变部位及不同WHO分类与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发生恶变有关(均P<0.05);不同NICE分型的锯齿状腺瘤,其恶变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差异(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变长径>10mm(OR=6.699,95%CI:2.843~15.786)以及病变位于左半结直肠(OR=2.657,95%CI:1.042~6.775)是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发生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锯齿状腺瘤主要位于左半结直肠,当病变长径≥10mm或病变位于左半结直肠时,易发生恶变。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中国城市中老年人群的前列腺潜伏癌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特点(恶性程度,体积,空间分布等),并以尸检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经会阴与经直肠两种穿刺途径的准确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的横断面研究以及诊断试验研究,收集了 2014年至2020年来自中国北京市人群中的遗体捐献者前列腺组织标本。我们首先在尸检前列腺标本上模拟经会阴与经直肠12针穿刺,随后将前列腺标本按2mm-3mm层厚逐层切割,对穿刺标本和前
研究背景及目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是一组起源于成熟T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明显差于B细胞淋巴瘤,标准化疗方案有效率尚可,但存在缓解时间短、复发率较高的问题。因此,进一步研究阐明PTCL的发病机制,对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及改善PTCL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上,PD-1/
研究目的:放疗是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KTCL)治疗的基石。在过去的十年中,早期NKTCL的治疗已从基于蒽环类药物的化疗逐渐发展为基于非蒽环类药物的放化疗综合治疗,早期ENKTCL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改善。在真实世界中,接受诱导化疗后放疗的ENKTCL患者是一个很大的群体,目前针对预后较差的诱导化疗抵抗的ENK
背景盆腔器官脱垂作为最为主要的一种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植入合成网片的盆底重建术对于重度和复发脱垂的疗效得到了循证医学证据的肯定,但植入网片带来的网片相关并发症使得该手术方式一直存在争议。疼痛并发症是其中最为棘手的严重并发症,但目前对网片植入术后疼痛的原因和机制尚无深入研究。材料和方法10具新鲜女性冰冻尸体,在尸体标本中进行经阴道植入网片的改良全盆底重建术,对阴部神经、分支
基于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在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目的:约三分之一的脑卒中由颈动脉狭窄引起,颈动脉斑块发生破裂进入脑血管,造成急性栓塞,引发脑缺血事件。相比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几率更高,发生卒中风险更大。大量研究指出,斑块稳定性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临床治疗选择。而受限于人眼的分辨能力与主观判断的阅片方式,目前的无创影像技术仅能判断少数斑块形态特征,难以观察到
目的:肾动脉狭窄患者选择药物治疗或血管重建是否从中获益尚有争议。本研究拟探索影响肾动脉狭窄患者腔内治疗后近远期血压的预后因素。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地纳入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接受单侧肾动脉腔内治疗的肾动脉狭窄患者,收集患者重要的临床信息包括人口学信息、合并症、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影像资料等,并在腔内治疗术前和术后进行了 FD-PBV灌注检查。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随访资料。使用二元logistic
目的泪沟畸形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美学问题,涉及下睑和中面部各层次的诸多解剖学变化,近年来得到学者们的深入研究。用于泪沟畸形矫正的下睑成形术在当下己成为面部年轻化治疗的热门选择,与此相对的是,用于客观评估泪沟严重程度的方法仍较为有限。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三维摄影测量技术,以中国人群为对象建立一套针对泪沟畸形的三维测量方法,并验证此方法的可靠性和临床价值。在第二部分,回顾本中心通过眶隔脂肪重置技术矫正泪沟畸
背景及目的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或其配体(PD-L1)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单药治疗在多个癌肿中取得成功,研究者们的兴趣开始转向联合治疗策略的探索,但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致力于利用现有临床试验数据,总结抗PD-1/PD-L1联用治疗的不良反应谱,并对其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合并。此外,部分重症不
研究背景: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预后较差。SLE-TMA背后的病因多样,已知的有抗磷脂抗体、ADAMTS13抑制物、感染等,但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病因尚不明确,最佳治疗方式不详。零星报道认为,补体旁路激活或许在SLE-TMA的发病中有
研究背景与目的 脑微出血是脑小血管病的常见形式之一。相关血管病变主要包括血管壁脂质玻璃样变以及血管壁β-淀粉样蛋白沉积,分别与高血压、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脑微出血没有典型的脑出血临床表现,但与认知障碍有相关性。存在脑微出血的人群在未来发生卒中的风险也显著增加。对脑微出血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预测未来的脑血管事件,同时影响用药决策。已有的关于脑微出血的流行病学大型研究主要立足于欧美人群,针对中国人群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