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司法》隐名股东制度司法解释的缺陷与完善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zhu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投资方式亦出现了多种途径,隐名投资应运而生,于是在公司制下便出现了隐名股东这一特殊的主体。然而,在我国的现行法体制下,规制隐名投资行为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从而使得隐名投资得不到法律的保障。近年来,由于隐名投资而发生的纠纷数量逐年上升,而我国《公司法》又以其过于原则性的规定使其缺乏具体的操作规则,因此,2010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其中共有五条规则用于解决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纠纷。本文主要是对我国《公司法》隐名股东制度司法解释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案情概况。分两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具体案情与争议焦点,包括隐名股东在没有参加公司经营且没有获得分红前提下的法律属性,以及如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维护隐名股东的合法权益。第二部分是我国《公司法》隐名股东制度司法解释的内容与缺陷。具体分析《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第二十四条至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并指出其自身存在的逻辑混乱以及概念混淆。第三部分是英、日信托法制度的内容与启示。通过分析英国和日本信托法的主要内容,借鉴其解决纠纷的模式,来对我国的立法以及司法实践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第四部分是我国《公司法》隐名股东制度司法解释的完善。主要是针对《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的缺陷而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具体包括:明确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规范其投资行为;引入信托制度,解决隐名股东的投资尴尬;借鉴民法的侵权制度,维护隐名股东的投资权益。由于《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出台时间较短,加之其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使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具体案例出发,分析《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的内容与缺陷,结合英、日信托法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纠纷的法律建议,期望以此来弥补现行法律的缺失。
其他文献
详细分析了供应链管理引发连锁企业内部管理巨大变化的两种表现和供应链管理对连锁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连锁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两种主
目的:调查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及老年脑血管病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比较分析不同营养评价方法评定的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探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并且创造奇迹的时代,综合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国人购买力的增加。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奢侈品消费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基于互动服务的新型社交网络应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传播信息的工具,以及分享、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催化作用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同时实现废水的净化的新型生物电化学装置。将MFC技术运用到偶氮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劳动关系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劳资双方的合作共赢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及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然而,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带来的劳资关系本质的改变,由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是转方式、调结构,寻找新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更好服务于创新驱动战略,需要从放开价格管制和培育市场力量
针对丙烯配制的催化剂浆液在Novolen工艺聚丙烯装置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如丙烯中的有毒杂质使催化剂活性降低;丙烯黏度较低配制的催化剂浆液容易分层,导致催化剂浓度分布不均匀
研究了随机需求下两条供应链间的价格竞争,每条供应链均由一个风险中性的制造商和一个风险厌恶的零售商组成,分析了两条供应链均分散式决策、均集中式决策和一条供应链分散式
阐述了虚拟经营的内涵及特征,探讨了中小企业实施虚拟经营的优越性,在分析虚拟经营与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几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