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离子碰撞氦单电离全微分截面中的干涉效应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m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四体扭曲波(4DW)理论计算了重离子67C?、O?碰撞氦原子单电离全微分截面。对于入射能量为100MeV/amu裸碳碰撞氦原子的情况,其结果与实验数据和其他理论进行了比较,发现在散射面四体扭曲波模型和实验结果符合的很好,但是在散射平面外与实验数据符合有较大差别。对于散射平面内16MeV O7+碰撞氦原子的情况,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和其他理论进行比较后发现四体扭曲波模型和实验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对此,本文分析了两种碰撞情况条件下不同散射振幅对全微分截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散射振幅对重离子碰撞氦单电离的全微分截面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裸碳C6+单电离氦原子时,在垂直平面内入射粒子和靶核相互作用的振幅和入射粒子和电离电子相互作用的振幅之间的干涉所形成的截面产生了实验的双峰结构。然而,总相互作用振幅的干涉并没有呈现这个特征。因此,四体扭曲波模型没有给出垂直平面内实验结果的特征,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三项散射振幅的权重不同。此外我们还讨论了O7+单电离氦原子时,四体扭曲波模型忽略后碰撞相互作用后和实验测量值比较的结果,发现除了在最大动量转移时,在小动量和中间动量转移时的binary峰的位置位于动量转移的方向上。
其他文献
近年来α-氧化铁纳米材料以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光催化稳定性好和带隙合适(2.2eV)等特点成为最具潜力的光解水材料之一。但是,α-氧化铁纳米材料同样也存在许多的缺点,如导电
采用化学诱导相变法制备γ-Fe2O3磁性纳米微粒,在微粒的制备过程中加入ZnCl2进行表面调制处理。对制备的微粒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
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石墨烯展现了奇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在电子学和光学等领域存在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从此,生长大面积高质量的石墨烯便成了实验研究工作者的梦想。从最初的机械剥离法到现在普遍采用的化学气相沉积法,人们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以制备出可供实际使用的石墨烯片。然而从发现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如何制备出大面积高质量的石墨烯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实验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理论计算工作者也尝试挑
发展问题实质是个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本质的科学揭示,在世界众多的发展理论中独树一帜,对发展的本质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The essence of developme
光场成像技术作为一种结合传统光学成像系统与计算机的计算成像技术,其过程包括了对场景的光场信息的采集与对光场信息的处理。相对于传统成像系统的自动对焦技术,光场成像技
本文采用改进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法,系统的研究了CaTiO3纳米粉体、CaTiO3@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以及CaTiO3沉积Ag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主要成果如下:一、采用改进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法,通过改变络合剂的种类制备了具有特定尺寸的CaTiO3纳米粉体。XRD技术检测结果表明,以EDTA、乙酸、酒石酸、柠檬酸为络合剂,在温度600℃下烧结6h能够得到高纯相的CaTiO3纳米粉体。SEM照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