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区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适应性评价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vs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城市数量猛增,并且人口逐渐涌入城市区域,城市区域人类工程活动明显增强,这导致了我国城市区域地质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频发,近70%地级市遭受地质灾害破坏或威胁,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研究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各因素间关系,对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的适应性进行评价,选取地质环境适应城市发展区域进行工程建设,规避不适应区域工程施工,对减少城市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起到重要作用。  本论文选取广州市城区作为本次的研究区域开展研究,广州市位于中国东南部珠江三角洲经济带,城市经济发达,本研究区为广州市中心区域,面积1561km2,研究区内部仅存少量耕地与园地,城市化已基本完成,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地质环境问题分析、城市发展现状探讨后,选取了本次评价的四个综合类指标和十四个单因素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了权重的赋值与计算,采用模糊数学法,对研究区域进行了适应性评价和分区,得到了以下结论:  (1)研究区内人类活动强烈,地质灾害发育,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占全市地质灾害总数的34.3%,崩塌和地面塌陷是研究区内主要易发的地质灾害类型,占比87%。通过对历史地质灾害诱发因素的分析,发现90%都有人类的直接或间接参与。  (2)从权重数值来分析,地质灾害风险相对于其他指标更为重要,权重值为0.5388,其次是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由于考虑到人类活动的可控性,人类工程活动权重值最小。就单因素指标而言,地面塌陷易发区、崩滑流易发区、区域地壳稳定性和地下水资源权重值较高。  (3)本文对研究区剖分后的1603个网格进行了计算,评价结果为适应区占比52.09%,较适应区为46.16%,一般适应区为1.75%。说明研究区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整体上适应程度很好,地质环境可接纳承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存在较少的地质环境问题,人为调控可以解决,较适宜开展工程建设,仅局部地区需要注意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4)本次评价一般适应区域大多数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或存在垃圾场、发电站及油厂等重大建设项目;较适应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及西北部,为地面塌陷和崩滑流易发区;人类工程活动对城市发展多呈点状影响。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成为二十一世纪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满足这种教育理念的要求,提高教学对象的素质,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在我国中小学已逐渐开展了《信息技术》课程改革。随着近些年普通高中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各学科教学全面步入了新课改时代,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也不例外。本文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入手,讲述了新课改过程中针对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特有的个性、兴趣和能力等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用电需求的日益增长,滨海地区新建起许多火/核电厂。此类电厂运行产生的循环冷却水通常采用表面冷却的方式,这种利用天然水域释热的方法会对受纳水域
近年来我国航道整治、湖泊清淤及围海造陆都产生大量的疏浚土,在沿海新区的开发建设中,真空预压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真空预压与化学作用联合加固吹
水文地质参数是衡量含水层导水性质和贮水性质的重要指标,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基础资料,确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是水文地质勘探试验和地下水资源评价中重要的研究工作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水资源时空异变性增强,极端气候水文事件频发,水文情势的不确定性已成为影响梯级水库群调度运行和防洪体系风险管控的关键因素之一。长江中上游水系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