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辅助滚压机理及试验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D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要介绍当前超声波技术在机械加工领域的发展和用途,着重探讨了超声波滚压技术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当前在超声波辅助滚压加工中存在的些许问题,对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和接触力学的理论,借助赫兹弹塑性接触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超声波辅助滚压的工作机理,对超声波辅助滚压系统做了简单的解析。探讨了作为球体的滚压工具头与看作是平面的被加工工件在发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两者混杂情况下的接触面积。尝试通过数学的方式来解析加工过程中弹性变形到塑性变形的转换过程。重点介绍超声波辅助滚压加工的试验设备结构。将整个超声波辅助滚压加工系统试验操作步骤连同需要配合的设备和材料做了详细的介绍。提出为了要验证超声波辅助滚压加工的优越性,应当对比超声波滚压和普通滚压对被加工工件的属性改良。通过对机床进给量、机床转速、预紧作用力和超声波的振幅四个不同的加工参数对最终的工艺效果的影响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第一手信息。重点介绍在机械加工中常常遭遇到的各种振动形式,并对自激振动即颤振的特点做了特别说明。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滚压加工过程中颤振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振动能量输入的角度分析了工艺系统发生再生型颤振的原因,建立了工艺系统振动模型并得到了解析解。在理论和实验的研究基础上,阐明了抑制颤振的方法和途径,为超声辅助滚压系统的表面加工质量和工艺水平优化提供可靠指导。最后通过目前较为常用的有限元模拟技术对超声波辅助滚压加工的受力状态及应力区域做了简单的模拟,通过有限元云图直观的表述超声波辅助滚压加工中的应力状态,为以后对超声波辅助滚压加工装置的改良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在白垩纪与古近纪之交,全球发生了以恐龙集群灭绝和哺乳动物兴起为代表的重大事件,白垩系与古近系界线(Cretaceous—Paleogene boundary,KPB)研究成为热点.虽然近年来KPB研究
微电子技术、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和电液控制技术的紧密结合,逐步形成了无线电液控制技术。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有线电液控制技术的使用现状,极大改善了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直接表现了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以及盈利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共享经济对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也不断加
影响汽轮机叶片强度的参数(如材料特性、叶片转速、载荷等)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从而叶片的变形、应力等响应也具有不确定性。本文基于二阶摄动技术研究叶片强度分析的
最早科学记述络新妇的是德国动物学家彼得·西蒙·帕拉斯,1772年,他在专著《动物学拾遗》 (SPICILEGIA ZOOLOGICA)中描述了来自南美洲北部圭亚那的角络新妇(Nephila cuta,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