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股票市场自成立已有25个年头,各项制度日益完善。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股票市场经历了长达7年熊市,然而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股票市场突然开始升温,尤其是在2014年11月22日央行突然降息刺激下,A股走出了新一轮牛市行情,由此可见货币政策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十分显著。相比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通过量化宽松政策促进股票市场发展实现了经济复苏,我国当下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社会融资难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研究我国货币政策能否影响和促进股票市场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增加居民的财富收入具有现实意义。虽然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货币政策和股票市场之间关系进行研究,但多采用线性计量方法,而国外最新研究,货币政策在不同股票市场状态下的影响是不对称的。而国内学者对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收益率冲击效应的非对称性研究存在空白,且绝大多数学者单一货币政策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因此,系统研究我国多种货币政策组合对股票收益率的非对称性冲击,对提升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和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对股票冲击效应相关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创新性贡献:首先,在研究方法上从线性和非对称性出发,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STAR),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收益率的对称性和非对称性冲击。其次,在研究视角上,设置了利率、货币供应量、信贷供应量三个维度作为衡量我国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全面而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组合对股票收益率的非对称性冲击效应,这也是我国多个货币政策对股票收益率非对称性冲击的首次研究。再次,详细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和股票市场发展的现状和存在不足,并结合相关经典理论解释了实证研究部分货币政策对股票收益率造成非对称性冲击的深层原因。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造成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收益率非对称性冲击是市场中存在的资产组合效应、投资者情绪效应、预期效应、信贷约束效应和金融加速器效应共同作用效果。二是股票收益率对货币政策的脉冲响应并不显著,方差分解的结果说明采用线性模型并不能很好解释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冲击效应。三是通过STAR模型的转换函数显示,在我国股票市场的两个市场状态,转换点为0.0531收益率处,在高收益率和低收益率市场状态下,货币政策工具对股票收益率冲击的方向和程度各不相同。总体上紧缩的货币政策对牛市的降温作用要小于扩张的货币政策在熊市阶段的刺激作用,但各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冲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