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上广泛分布的风成沉积物是很好的环境演变信息载体,记录了亚洲季风与西风带大气环流演变信息,同时作为“冰源黄土”,还记录了高原第四纪冰川进退与粉尘堆积的相互关系。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阿尼玛卿山东面山坡海拔3500m~4500 m的地区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砂质黄土覆盖带,本文选取河北乡风成黄土剖面(HB)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了29个OSL样品,采用粗颗粒(63-90μm)石英SAR法对以上样品进行系统测年,构建了HB剖面高分辨率年代学框架。在此年代学框架的基础上,选取有效的环境代用指标探讨了该区环境演变特征,总结高原上已有的年代数据探讨了沉积模式及其气候响应机制。从地层的沉积年代序列来看,HB剖面主要记录了46.3±3.2~27.5±2.8 ka之间连续的环境变化信息,属于末次冰期MIS 3阶段。粒度变化可以很好地反映出该区域对气候变冷事件有很好的响应,揭示青藏高原黄土记录对气候快速变冷事件的响应比暖事件的响应更加敏感。磁化率对气候的响应存在阶段性差异,对冷期的气候快速变冷事件响应不明显,而对暖期里的快速变冷事件响应较明显,整体上表现出:暖期对应高值、冷期对应低值的分布规律。通过与黄土高原和青海湖地区黄土磁化率的对比,发现青藏高原高海拔区域的磁化率平均值最低,这可能与该区域海拔较高、成壤作用较弱有关。根据年代与深度的变化关系,可以将该区域的粉尘堆积速率分为2个阶段:在46.3±3.2 ka~36.5±2.9 ka期间的粉尘堆积速率为24.8 cm/ka;在36.5±2.9 ka~27.5±2.8 ka之间粉尘堆积速率为27.5 cm/ka,指示出在中MIS 3阶段气候相对晚MIS 3阶段较好一些。高密度年代结果同时还检测到MIS 2阶段LGM地层的缺失,整个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沉积也呈现类似情况,青藏高原上黄土的沉积在间冰阶以堆积为主,而在冰阶可能以侵蚀为主,这与黄土高原黄土的沉积模式明显不同,呈现出一种反相位的关系,说明青藏高原北部是黄土高原的一个重要物源区,尤其在LGM和MIS 4等冷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