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施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迅速,成果显著。但是鉴于各地区之间要素初始禀赋结构的不同,导致要素相对价格差异,所以各个地区的发展生产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也存在着差距。因此,各地区如何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的特点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再次成为国内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伴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实证分析也逐步展开。传统的国际经济学认为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生产活动是一个地区依据当地优势实现长期可持续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虽然各个地区初始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可以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率,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是理论上地区要素禀赋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为了解决要素禀赋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关联问题,有必要借鉴随空间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关于技术选择的理论,这也为国际经济学理论向更微观的主体发展演化提供了一种研究方向。以中国31个省份的工业部门为研究主体,通过引入要素禀赋系数来测算不同地区要素禀赋结构以及工业技术偏向性系数来测算不同地区工业部门的技术选择情况,进而探讨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对本地区工业部门技术选择偏向性的影响。试图构建地区要素禀赋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联系桥梁:要素禀赋结构不同导致要素相对价格出现差异,在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同种产品面临相同的生产成本的假设下,工业生产厂商开始密集使用本地相对价格便宜的生产要素,并据此发展适合本地工业生产发展的技术,用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即地区有偏向性的选择工业技术。研究发现,一方面,中国不仅各个区域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各个地区的不同年份要素禀赋也存在着差异;另一方面,中国各个地区的工业部门不是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生产活动,有些地区的工业部门并没有选择适应本地要素禀赋结构的技术,即工业部门的技术选择与当地的要素禀赋结构发生偏离,这些工业部门多集中于一些具有特定资本-劳动比的部门,比如纺织业和金属矿物的相关部门。此外要素禀赋结构对不同工业部门的影响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