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十九大报告更是首次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新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素和根本保障是乡村人才振兴,这需要基层乡镇政府、乡村自治组织,尤其是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共同发力,构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合作治理模式,实现乡村善治的治理目标。虽然国内外众多学者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为当前我国的乡村治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和指导,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大多缺乏对中国乡村治理实际情况的考量,无法凸显我国公众参与乡村治理的个性与特色,并且大部分的研究重点是围绕乡村治理模式的探讨,而淡化了对乡村治理主体的关注与分析。因此,本文研究从治理主体的角度出发,探讨当前我国公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方向。总体来说,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并梳理国内外关于公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文献,确立本文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其次,对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确定治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和善治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最后,基于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分析当前可能影响公众参与乡村治理有效性的多种因素。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设计公众有效参与乡村治理的衡量标准,并提出相关实证分析的六个研究假设。选取X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对公众参与乡村治理的行为进行因子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借助二元logistic模型对公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意愿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相关研究假设是成立的。第三部分为对策研究。针对当前公众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联系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有利于提升公众参与乡村治理有效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