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坻及其诗文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ienie123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庆坻是清末民初著名人物,他一生目睹、见证甚至参与了晚清一系列大事件。晚清国事蜩螗,时局激烈动荡,社会思潮纷起,时人谓之“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遇此大变局,国家不幸诗家幸,晚清的诗坛逐渐热闹起来,流派纷呈,名家迭出。与此同时,一度沉寂的桐城派,经曾国藩之手,重新蔚为天下风尚。晚清的诗文,是我国传统雅文学的最后霞光。吴庆坻是当时颇有成就的文人,留下共近九百首诗歌、一百多篇文章,被时人称为“一代文章伯”。针对吴庆坻的研究很少,特别是关于他的诗文研究。目前,学界对晚清大家研究已经不少,而于今名声不甚隆的清末民初文学家,则显得关注力度不够,亟待梳理他们的人生历程、发掘他们的文学作品价值。基于此,本文试图在搜寻整理文献的基础上,从作家生平思想与作家的文学作品两个方面,期望能对吴庆坻进行多维相对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对他的文学成就与诗文艺术特色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同时也将努力探寻晚清一代学人的精神世界。论文分三章。第一章是关于吴庆坻的家世、生平及思想概述。吴庆坻的家世及光绪二十三年简任四川学政前的行迹,现存文献资料很少,本章主要通过地方方志、地方诗歌总集、吴庆坻本人诗文集及其师友诗文集中的文献资料来明确其世系家学,并考察其家学之风及为官之道对吴庆坻的影响,其后概述其一生主要经历事件,推论其心境变化,最后考察其思想学术宗向。第二章是关于吴庆坻诗歌的研究。吴庆坻的诗歌研究分两节: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首先,通过对吴庆坻诗歌的深入研读,结合他的人生经历,联系创作背景,分析他的诗歌创作中表达的不同思想内涵。第二节旨在探讨吴庆坻的诗学理念与艺术风格。通过他在作品中明确的标举宗向和在对其作品细分缕析的基础上,探讨其“以学为诗”和“性情说”的诗学理念,发掘其诗歌宗向、不同时期的诗歌风貌及其诗歌形式上的特征。第三章是关于吴庆坻散文的研究。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首先将吴庆坻的散文内容题材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联系考察桐城派的散文背景下,探讨其散文创作艺术追求与桐城派的渊源,并探讨其的“至情说”的内涵。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中国建筑幕墙发展的3个阶段:萌芽期、成长期和发展期.中国铝工业以及基本建设扩大,促进建筑幕墙行业的发展,未来5年,我国铝门窗及建筑幕墙产品仍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
臁疮为多发生于小腿下1/3的内外侧部位,即踝骨上三寸内臁或外臁的一种慢性溃疡,故称臁疮,又因病位发生在古代穿着的裙边或裤口附近,故又名裙边疮、裤口毒,其特点是经久难以收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居高不下,位列中医四大顽症之首。中风多为脑血管病引起,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的脑血管病的年发病率为94.07/10万,患病率冠诸病
大学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其“教育力”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声誉,在新的时代和社会需求下,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来提高教师及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已非常迫切。为应对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适龄人口减少的新挑战,同时转变以往日本大学教师“重研轻教”的倾向并使其关注教学,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FD制度化进程的推进和建设,并在各大学实施了一系列有效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FD活动,成效明显。反观我国在高
绿色化与功能化是表面活性剂“十二五”期间发展主题,大品种发展较快,但绿色化、功能化小品种的开发和发达国家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作为绿色化、功能化的
背景: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IC),是一种由于肝细胞或毛细胆管结构与功能障碍,导致胆汁酸在肝脏内蓄积,从而引发肝脏病变的临床综合征。目前治疗IC的药物十分有限,且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特色藏药“亚吉玛”(裸茎金腰Chrysosplenium nudicaule Bunge)是藏医临床治疗肝胆疾病的良药,但目前尚未见现代药效学评价和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报道。目的:
近些年,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法治理领域存在着同行为不同罚,同罪名不同刑,量刑幅度高低不均的情况。尤其是在2013年“两高司法解释”公布后出现案件数量大规模增加、主刑期失
从有机涂层的屏障作用和防电化学腐蚀作用分析入手,对防腐用苯丙乳液从超微粒化、分子设计、交联技术和减少离子数目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综述了其在防腐性能上所取得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