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绒毛的形态学变化及对绒毛中VEGF、LIF表达和Hofbauer细胞数的影响,从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的变化的角度来探讨米非司酮终孕的免疫机制。 方法: 1.常规HE染色,观察人流及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人早孕绒毛的形态学变化。 2.应用LIF、VEGF和CD68抗体,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图像分析技术,研究米非司酮对人早孕绒毛中VEGF、LIF表达和Hofbauer细胞数的影响。 结果: 1、米非司酮药流组可见完整的孕早期绒毛结构。外层合体滋养细胞未见明显变化,但内层细胞滋养细胞轻度增生,绒毛间质黏液样变性,并可见少量漏出性出血。 2、米非司酮药流组滋养细胞中LIF的表达较人流对照组明显减弱(P<0.01)。 3、米非司酮药流组滋养细胞中VEGF的表达较人流对照组明显减弱(P<0.01)。 4、米非司酮药流组绒毛问质中HC数较人流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 结论: 1.米非司酮可使孕早期绒毛血管形成不良,导致子宫胎盘血流减少,滋养细胞缺氧损伤,间质变性,红细胞逸出。细胞滋养细胞增生可能是一种修复现象,间接反映了合体滋养细胞损伤的程度。 2.米非司酮可导致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向Th1方向偏移,使绒毛滋养细胞中LIF表达下降,减弱LIF对胚泡着床、胚胎生长发育和分化,胎盘绒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