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命题,“静穆”说缘起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温克尔曼。它最初用来概括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的艺术形态,后来被推演为希腊艺术的整体特色。在西方,“静穆”经过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命题,“静穆”说缘起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温克尔曼。它最初用来概括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的艺术形态,后来被推演为希腊艺术的整体特色。在西方,“静穆”经过温克尔曼、莱辛、尼采、歌德、黑格尔等西方美学家的不断阐释形成了丰富的内涵。“静穆”说并非缘起中国,但追溯中国传统文论,其中已经显现出“静穆”说的因子。中国近代美学家朱光潜、宗白华等对“静穆”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而当代学者们对“静穆”地解说更是见仁见智。本文将对“静穆”在西方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在中国的传入和变形作一解读。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通过对古希腊社会状况,艺术作品、哲学家思想的介绍来探究“静穆”在古希腊的缘起。由此得出,“静穆”是一个包含有“理性”、“节制”、“单纯”、“高尚”的复杂体。第二章梳理“静穆”在西方的发展、完善。“静穆”说经过温克尔曼的提出、莱辛的“反叛”、歌德的“崇拜”、黑格尔的“总结”后形成了丰富的美学内涵。它与古典主义、诗画理论、艺术形态特征、艺术哲学、美的理念等等之间构成密切联系。第三章将视角转到中国。中国诗学理论“温柔敦厚”中即包含有西方“静穆”的因子,但又有本质上的不同。朱光潜和宗白华立足与深厚的国学根基,参照西方文艺理论,对“静穆”有着独到的吸收和阐释。中国当代学者多沿着前人的路子对诗画、雕塑、艺术家做了“静穆”的丰富阐释。本文希望一方面梳理西方“静穆”命题的缘起和发展成熟,一方面也要立足于本土理论资源、探究“静穆”说在中国的传播、融合、及其变形状况,从而关照当代文艺中的“静穆”。希望通过“静穆”在东西方不同的内涵而勾勒出对“静穆”说不同的审美理想。
其他文献
<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教师讲解内容更形象化,让学生在倍感枯燥的语文课堂中主动去看、去听、去思考答疑,培养学
帽口材质不断改进,帽口保温效果逐步提升,从钢水成坯率提升的到显著经济效益。对2670kg锭型帽口由原工艺设计高度230mm降低到210mm,进行产材质量验证。帽口高度降低后对钢锭
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尤其是经济建设工作取得了可观的发展成果,国内企业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之中获得稳定的发展,就需要保持
教材作为语言教学活动的重要媒介,是教授语言知识的文本,更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语言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P (Advanced Placement)是美国大学的先修课程,为高中
本文以能愿动词“要”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了初级阶段留学生在学习及使用能愿动词“要”各个义项的习得顺序和偏误问题。本文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初级阶段留学生能愿动
建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是使用市场化手段来降低建筑能耗、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通过研究我国建筑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现状,对其面临的障碍进行分析,提出推动建
多媒体艺术包含信息设计学内容,同时涉及大量影像学要素。其相关课程训练不仅需要注重学习者对信息图谱的逻辑性表达,还需要特别关注学习者对作品视听语言的把握与融入。然而
东汉时种类庞杂的民间信仰可以满足民众关于未知世界的想象,但是作为民众精神需求的民间信仰也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事死如生的厚葬风俗损耗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淫祀的
观光果园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化生产对环境的过度索取,环境的生态质量一步步的恶化。拥挤的城市,高节奏的生活使人们产生了亲近自然的愿望。有着独
统计学科体系及其分类是统计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本文围绕中国两次颁布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探讨其中有关统计学科分类的变化、进展、问题和症结,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