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双管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全麻时对老年患者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为双管喉罩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科全麻老年患者74例(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规定,我国60岁以上为老年人)其中喉罩组(P)36例和气管插管组(E)38例。病人入室后常规建立静脉通路,监测并记录麻醉前,置入罩(管)后1min,置入罩(管)后3min,置入罩(管)后5min,拔除罩(管)前,拔除罩(管)后1min,拔除罩(管)后3min,拔除罩(管)后5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和气道峰压;拔罩(管)期和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据病人情况注射:咪达唑仑0.1mg/kg,舒芬太尼0.3-0.5ug/kg,丙泊酚1-2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进行麻醉诱导。喉罩组病人诱导后置入双管喉罩,气管组病人诱导后置入气管插管。两组病人均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潮气量8ml/kg,频率12次/分。麻醉维持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及阿曲库铵静脉泵注。手术结束后待自主呼吸恢复,呼之能应,拔出喉罩或导管,血样饱和度>95%,送返病房。结果:1.P组和E组不同时点组间各指标比较,收缩压(F=0.036,P=0.850)、舒张压(F=2.566,P=0.118)、血氧(F=0.013,P=0.909)、心率(F=0.363,P=0.55)以及平均动脉压(F=0.497,P=0.486)、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F=0.271,P=0.605)、总体均数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峰压(F=103.535,P<0.001)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各时点两组间的指标比较,P组在用后1分钟收缩压明显高于E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19,P=0.023);E组在用后1分钟、用后3分钟以及停用后5分钟舒张压明显高于P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631,P=0.001;t=2.841,P=0.006;t=2.248,P=0.028);E组在用后1分钟心率明显高于P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15,P=0.023);P组在用后1分钟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E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997,P=0.004);其余指标在各时点均为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P组在停用时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8,P=0.003)其余时间段均无统计学意义。P组在用后1分钟(t=19.679,P<0.001)、用后3分钟(t=17.346,P<0.001)、用后5分钟(t=14.824,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停用时气道峰压无统计学意义。3. E组出现15例呛咳病例,P组出现5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6.136,P=0.013).E组出现10例术后咽痛病例,P组出现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5.864,P=0.015)。E组出现8例术后声音嘶哑病例,P组出现1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9).结论:1.双管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时,血压,心率,血氧和平均动脉压及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组间比较无差异。2.双管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时,平均动脉压和血压在用后1分钟时有差异;心率在用后1分钟和停用1分钟时有差异;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在停用时有差异。3.双管喉罩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时,术后呛咳、咽痛和声音嘶哑的发生率低于气管插管,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