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尺度集合预报中随机物理扰动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ash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气预报系统对模式本身的误差非常敏感,尤其是次网格物理参数化过程的不确定性对天气预报系统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迄今为止,集合预报技术在中期预报中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由于风暴尺度系统发展剧烈、时间尺度小以及高度非线性等特征,传统的中期集合预报方法不再适用。本文着眼于集合预报中的模式扰动过程,将随机物理扰动方案(Stochastic PerturbedParameterization Tendencies scheme,SPPT)、随机动能补偿方案(StochasticKinetic-Energy Backscatter scheme,SKEB)以及混合模式扰动方案(SKEB+SPPT)引入风暴尺度集合预报系统。基于上述思考,利用WRF模式对2014年5月31日安徽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数值模拟,并评估集合预报效果和分析扰动特征及能量变化特征:  (1)在本次天气个例中,随机物理倾向扰动方案的时空尺度分别为3h和60km能够获得更好的集合预报概率评分以及降水概率预报评分。随机物理倾向扰动的时空尺度选取与造成天气系统的尺度以及预报的时效有密切关系。  (2)混合模式扰动方案相较于单独的随机动能补偿方案和随机物理倾向扰动方案,离散度提高而均方根误差有所减小。在500 hPa、850 hPa及地面上,混合模式扰动方案的温度、水平风速、水汽混合比的集合成员发散性有明显提高,预报误差得到了有效抑制,且预报的准确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混合模式扰动方案相较于单独的随机动能补偿方案和随机物理倾向扰动方案,对降水预报有较明显的改善,降水的漏报和空报明显减少,集合成员更好地体现了实况降水的走势和强度。  (4)从扰动特征来看,混合模式扰动方案的扰动空间分布在预报初期与SPPT方案类似,随着预报时间的推移,其扰动空间形态分布转换为与SKEB方案类似。  (5)三种模式扰动方案的扰动动能的波谱分析表明,在积分1-24 h,不同尺度上的动能都随着预报时间的增加而增长,且在积分18-24 h时趋于饱和状态。在预报前期和中期,混合模式扰动方案的扰动动能在所有尺度上都要明显大于其他两种方案,这表明两种随机物理扰动方案的结合可以有效弥补两者在不同尺度上的能量缺失;在预报后期,三种模式扰动方案的扰动动能逐渐趋向一致,这表明混合模式扰动方案很好地融合了两种单独的随机物理扰动方案。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1960~2005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全国730站降水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Morlet小波分析、奇异值分析(SVD)、相关及合成等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在对华南前春时段进行
热带气旋是对流层中最强大的伴有狂风暴雨的暖性气旋式涡旋,其所引起的灾害是全球发生频率最高、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但其降水作为沿海国家或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组成部
本文利用MM5模式模拟的2003-2004一年的数据分析了珠三角地区的海陆风和区域环流的季节性特点并给出了四个季节高分辨率风场图。其中风场的季节平均日变化特征揭示了四个季节
本文采用最新的超低功耗MSP430系列单片机对原有的数据采集系统和传统气象传感器进行改造和升级。通过使用单片机嵌入到传统传感器中,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和通讯工作,完成传统传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萧山日报社的多元产业已经成为报社的重要经济支柱,更为重要的是,多元产业的发展为报业接下来的报业转型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助推。 After more than
本文首先利用NCEP/NCAR全球客观分析资料分析0509号台风“麦莎”在浙江沿海登陆前后,即2005年8月5日00时~6日00时的环流背景场,发现主要影响系统是副热带高压,副高和台风之间的相
中国西南地区地域辽阔,高原地形十分复杂,又属于著名的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局地性、离散性和复杂性十分明显,在研究西南地区精细化降水过程中,寻找适合该地区的最优化空间插值方法,把
本文利用过去20年在华南大陆与南海北部广大地区采集的气溶胶分级样品,根据现有分析元素碳(EC)的各种方法,通过对比实验,确立了分析历史样品中EC的合理实验方案,并以此对华南大陆
学位
本文利用海-气耦合模式FOAM来研究湾流区的海洋热力变化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该研究与以往单纯的采用大气环流模式或是简单的耦合模式研究不同,通过采用初值方法来追踪由于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