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排球规则的不断改变,促进了排球技术的发展。在当今的排球比赛当中,发球已不单单是比赛的开始了,而一次高质量的发球更是进攻的开始。结合历年的比赛来看,大力跳发球是如今比较受青睐的一种发球方式。其特点就是“大力”与“快速”。一次有威力的跳发球不仅有可能直接得分,而且还会破坏对方的一攻体系,减轻防守压力,同时为本方实施的反攻体系创造有利条件。本文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广东省队男排运动员和广州体院院队男排运动员的大力跳发球进行系统分析,指出不同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具体差异,同时找出跳发球过程中运动员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广东省高校及广东省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数据依据。 通过对两组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影片拍摄法、图形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两组队员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1.两组运动员均采用右手单手抛球。在助跑过程中,只有院队的伍国超采用的是一步助跑起跳,其余七名运动员均采用两步组跑起跳的助跑方式。综合三种不同的助跑方式的优缺点,认为两步助跑比较适合众多排球运动员。 2.两组运动员在助跑时的第一步无论速度与步幅均相差不大,第二步的加速也都很明显,但院队队员的提速程度要小于省队队员。同时,并步时省队运动员均能将步幅控制在80cm左右,而院队达不到。因此可以认为,省队运动员的腿部爆发力要好于院队运动员。 3.助跑时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角度变化能够很好的反应出运动员助跑的加速过程,从开始身体近似直立的形态到第一步后各关节角度有明显的减少说明运动员保持了一种前倾的姿态,这种姿态利于助跑加速。但有个别运动员存在前倾过小的不足,不过省队队员在第二步时能够及时的把身体形态调整到最佳状态,说明职业运动员对助跑过程的把握还是比较到位。 4.起跳时的缓冲时间和蹬伸时间都是很短的,但是如果缓冲时间过长或过短都是不利于起跳的。同时两组运动员在缓冲时间和起跳时间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5.起跳过程主要是以左腿屈膝蹬伸获得的水平向前的冲量和右腿屈膝蹬伸获得向上的冲量的一个合力过程,因此会存在左右脚离地不同步的现象。在屈膝起跳过程中如果过于弯曲会影响击球时机,过于直立则会受到来自地面的支撑力的大的反作用力,不利于起跳。跳落后离端线的距离在某些方面也会对跳发球的质量起到一定影响,理论上进入场区越多,则变向的就提高了击球点,发球效果会越好。在这点把握上,省队运动员要优于院队队员。 6.空中击球是一个由滞空、转体、收腹、鞭打等动作组合在一起的一个复杂动作。广体队员的膝关节变换不如省队队员,说明其滞空能力及动能转化能力不如省队运动员。同时髋关节的变换及肩转角的变换都略低于省队运动员,表明省队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掌握更加舒展、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