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灾荒与荒政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ivan0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血泪史,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帝国主义的凌辱和压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频发的自然灾害更是火上加油,不断把人民推向灾难的深渊。研究中国近代史,如果忽略了对灾荒史的研究,那么对近代史的了解是不完整的。研究晚清灾荒史不仅可以使我们从中了解自然灾害及政府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机制,而且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审视清末社会转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历程。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晚清(1840-1911)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作了系统综述,考察了清政府的救荒政策,评析了晚清政府荒政的得失。 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晚清的自然灾害作了概述。旱灾、水灾、蝗灾被认为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三大自然灾害,因篇幅所限,正文部分仅对这三大自然灾害作了概述。作为对正文的补充,论文在末尾附加了《晚清灾荒纪年表》,以企对晚清灾荒有一个清晰、全面的再现。论文的第二部分探讨了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是自然灾害发生的自然因素。生态环境的破坏、鸦片的种植、频繁的战争、繁重的赋税徭役以及清政府政治的腐败是自然灾害发生的社会因素。 论文第三部分论述了晚清政府的荒政。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吸收和借鉴历代的救荒经验,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备的救荒措施。清政府有严格的救荒基本程序,救荒时按照报灾、勘灾、审户、赈济的顺序进行。设立有常平仓、社仓、义仓等储备粮食,作好灾前备荒。救灾措施多种多样,包括蠲免、赈济、安辑流民、抚恤灾民等。第四部分评析了晚清荒政的得失。清代的救荒措施较为完备,在前期的救灾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随着清廷的日益腐败,荒政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甚至形同虚设。
其他文献
针对厚煤层双向凹字形布巷系统的工作面长度,分析了影响工作面长度的地质因素、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强度和倾角、顶、底板岩性等。分析影响工作面长度的技术因素,在不同的稳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为了研究连续跨采采动对底板巷道围岩移动变形的影响,拟借助FLAC3D计算工具,以上社矿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盘区石门巷道跨巷开采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对围岩移动变形数据进行实时
20 0 2年 ,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 ,中国热协与各地方热协配合协作 ,共同努力 ,在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下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组织和开展各类活动 ,使我国热处
期刊
本文对明清时期乡贤祠进行了研究。明清时期,乡贤祠祭祀非常盛行,随着乡贤祠位置的固定,逐渐成为文庙祭祀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清统治者曾三令五申乡贤祠的制度规定,尤其是明
以巷道围岩应力场为零为基础,采用FLAC3D模拟手段,模拟支护参数对预应力场的影响,支护参数主要包括锚杆长度、锚杆间距、锚杆安装角度、锚固方式和锚杆预应力。并以模拟结果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