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态的继承与创新——以90年代后苏州新建筑为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e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形态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形态的控制有利于保持城市形态的相对稳定。建筑形态的继承与创新一直都是建筑师所关注的话题,它不仅要求建筑师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还要求建筑师发挥能动性与创造性,在设计中不断的注入新的技术、形式与理念。建筑师对传统文化的不同理解,对传统建筑形态的不同解读、提炼与抽象,使得建筑形态的继承体现出了多样性;同样由于建筑师不同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追求,建筑的创新也呈现出了丰富性。本文以苏州这个长三角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城市为例,以90年代至今为研究的时间段,简述了苏州新建筑与传统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 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论文的理论依据。第二章,以国外历史文化名城中建筑更新的不同类型为先导,介绍建筑师在应对城市文脉、肌理、比例等方面的策略与方法;其次简述国内基于建筑形态继承与创新的发展。第三章,首先从城市出发,分别从“轴”、“核”、“群”、“架”、“皮”等不同的方面概述苏州现有的城市形态特征,再从时间上来概述苏州新建筑发展的主要历程。第四章详述90年代以后苏州的新建筑对建筑形态的继承与创新。并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如苏州博物馆、苏州李公堤商业中心、苏州火车站进行分析,总结。
其他文献
《隐藏的维度》一书关注文化背景下人对空间的感觉和使用方式。作者爱德华·霍尔从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综合视角来看待人的空间行为,并提出“近体学”一词来描述人际空间距离以及
在科技和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对满目的钢筋水泥森林感到厌倦,他们开始回过头去关注那些属于历史的、存在于现实的传统建筑。这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民居形式越来越得
历史街区以其体现历史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具有一定规模,而成为一个城市集中展示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场所,它为本地居民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所依据的从过去到未来的、持续的文明观,但它
学位
随着对商品化住宅的重新思考和各种针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公共住宅政策的出台,我国的保障性住宅政策与规划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更加关注时效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阶段,住宅政策制定和开
从20世纪后期起,我们就被困在后现代主义造就的无知和不确定性中,它热衷于解构一切领域的结构、秩序和系统性。自它1960年代入侵建筑学以来,建筑学原本健康的结构、建造、秩序等
边缘是行为活动发生的起始点,是室内与室外的过渡与渗透。边缘提供给人们许多实际的、心理的支持,使人愿意在此停留、徘徊。边缘处的行为促进了更广范围、更多人数的活动发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随着我国住房体制的改革,住房作为商品推向市场。而由于低收入人群无力购房产生的社会问题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进而,以社会弱势群体作为对象的住房保障制度也成
在20世纪中期,建筑组织Team 10提出并发展了的一种建筑原型,由于其具有大尺度的水平延展性以及肌理化的空间组织形态等特征,因此被称为“毯式建筑(Mat-building)”。它的产生
在2005年举办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重点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区域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桎
目前,节能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建筑节能和人们生活休戚相关,人们每天生活工作在建筑物内,建筑室内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建筑节能设计恰恰是保障室内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