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同课异构”的实践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_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要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发挥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明确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具有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性特征,并提出本课程要针对高中学生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可塑性,着力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也提出要促进高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革,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同课异构”的有效实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差异,重视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丰富,并突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高效课堂的建构,受到学科教学领域的广泛关注。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及高考改革的需要,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研方式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目前“同课异构”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情况来看,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将依据“同课异构”相关理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问卷方式对于来自不同地区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进行调查,并对“同课异构”在思想政治课运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同课异构”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内容的概述,包括“同课异构”理论依据的阐述、内涵界定、特点及原则的概括;第三部分分别从政策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开展“同课异构”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同课异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第五部分为结语部分,是对本文的研究与分析进行整体性的总结。
其他文献
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愈加严重,其发生频率虽然低,但是破坏力集中,传统的政府资助以及意外保险在自然灾害的破坏力下都显得微不足道。因此,人们需要一个更加有效的渠道来转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灾证券化也就应运而生。而巨灾债券作为巨灾证券化方式的一种,将自然灾害带来的巨额经济损失风险分散至资本市场,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对巨灾风险进行对冲,有效加强了保险公司的风险承担能力
2014年银监会制定的《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禁止了未来应收账款的转让,但是在司法实务中,该规定却处于被架空的状态。实践中,当银行提供保理池服务时,每笔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