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吉林大学普通外科疾病诊疗中心实施胃癌根治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胃上部癌,中部癌和胃下部癌之间临床病理生物学的差异以及相应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揭示其临床意义,以便采取合理、有效、规范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收集吉林大学普通外科疾病诊疗中心,从2009年9月-2012年3月行胃癌标准根治术(D2)以及扩大根治术(D2以上)的病200例。所有入选病例术前均行胃镜检查经病理确诊为胃癌,根治程度为A级或B级。其中,胃上部癌为50例,胃中部癌43例,胃下部癌107例,男性138例,女性62例。所有病例淋巴结清扫个数均≥15个,术后大体标本以及淋巴结均送我院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对比胃上部癌,中部癌和胃下部癌三组间临床病理结果的差异、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区别和不同部位胃癌所选择的不同术式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通过对不同部位胃癌的病理结果和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胃上部癌患者的性别构成、病灶直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和生长方式、浸润深度、病理分期、浆受侵和断端残留等方面与胃中部癌及胃下部癌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并且其有各自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在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总数和淋巴结转移站的方面,三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胃癌三组不同肿瘤位置外科治疗术式选择疗效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三种不同部位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和清扫范围则是影响其预后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结论:胃癌因为发生的部位不同,其生物学及淋巴结转移位置存在明显差异。胃上部癌表现出比较恶的生物学行为特征,而在淋巴转移方面并不比其他部位更为明显。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大体类型、生长方式以及浆膜是否受侵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与病变部位、分化程度、肿瘤个体大小的相关性却不明显。无论选择何种根治性胃切除术,并没有影响患者的生存率,然而淋巴结转移的个数和清扫范围则是影响胃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所有病例均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以No.3、6组淋巴结转移率最高,No.7组和No.8a组是第2站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最高的组别,术中必须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