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关于隐源性脑梗死病因学的研究还存在很大争议,研究者们提出其可能的病因如下:卵圆孔未闭、动脉夹层、心律不齐、Fabry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其中卵圆孔未闭受关注的程度最高。据统计发现,卵圆孔未闭在隐源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健康人群。但是卵圆孔未闭是否是隐源性脑卒中的致病因素,至今仍不清楚,并且目前所有关于伴有卵圆孔未闭的隐源性脑卒中患者缺血性梗死灶的影像学特点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均不统一。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本研究,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以下两方面:1、探讨被确诊为隐源性脑卒中同时查出伴有卵圆孔未闭的这部分患者其梗死灶在DWI上的特征;2.分析未闭卵圆孔直径的大小与梗死灶体积及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并观察由卵圆孔未闭导致的心房水平不同严重程度分流的患者,其梗死灶的DWI影像学特征。实验一:与卵圆孔未闭相关的隐源性脑卒中患者梗死灶DWI特征分析研究目的:分析伴有和不伴有卵圆孔未闭的隐源性脑梗死患者其梗死灶在DWI上的特征,并探讨隐源性脑卒中与卵圆孔未闭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8218例,从中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隐源性脑卒中患者共218例,对这218位隐源性脑梗死患者的头颅磁共振等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是否查出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将所有患者分为CS-PFO(+)组和CS-PFO(-)组,分别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脑血管危险因素、及梗死灶数量、分布位置、所涉及脑血管分布的区域特征。研究结果:CS-PFO(+)组患者共142例(142/218,65.1%)CS-PFO(-)组共76例(76/218,34.9%),两组间一般基线资料分析发现,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PFO(+)组(n=44,31.0%)比PFO(-)组(n=14,18.4%)所占比例要高,P<0.05;两组NIHSS评分分别为3(5-1),4(7-2),P<0.01。另外与CS-PFO(-)组相比CS-PFO(+)组中梗死灶在MRI-DWI上的特点以位于大脑前循环皮质下层≥15mm的单发梗死灶为主,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梗死灶在血管分布区域上两组均以大脑中动脉(MCA)所占比例最多,其中大脑前动脉分布区域CS-PFO(+)组多于CS-PFO(-)组,P<0.05,而在椎基底动脉分布区域阴性组患者所占比例多于阳性组患者,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若卵圆孔未闭患者同时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时,其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明显升高;CS-PFO(+)组患者NIHSS评分较CS-PFO(-)组低。伴PFO的CS患者其梗死灶在DWI上的分布特点是以位于大脑前循环-皮层下≥15mm的单一梗死灶为主;CS-PFO(+)组与CS-PFO(-)组患者其梗死灶在DWI上均以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分布为主,但梗死灶在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域的患者相对来说阳性组较多,而在椎基底动脉供血区域则是阴性组较多。实验二:因卵圆孔未闭导致的分流与缺血性梗死灶间的关系研究目的:通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观察PFO的形态,测量PFO的直径和心房水平分流程度,并进一步探讨这些因素与NIHSS评分、梗死灶体积和在DWI上的分布之间的关系,明确不同大小的PFO是否与隐源性脑卒中患者病情有关。研究方法:将实验一中CS-PFO(+)组的142位隐源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未闭卵圆孔的直径将其分为大PFO组、小PFO组,比较大、小两组患者的梗死灶体积、NIHSS评分及心房右向左分流的严重程度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又依据心房水平右向左不同分流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分流和重度分流两组,进而比较这两组患者的梗死灶在DWI上的分布特点、梗死灶体积及NIHSS评分。研究结果:在卵圆孔直径大于1.0mm组和小于1.0mm组中梗死灶的体积分别为5.11(1.69,24.45),4.56(1.89,15.96),NIHSS评分分别为2(0,5),3(1,6),均无统计学差异。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程度在大PFO与小PFO两组间比较发现,轻度分流患者在卵圆孔直径小于1.0mm组(70,79.5%)所占比例要明显多余卵圆孔直径大于1.0mm组(19,35.2%),P<0.05,相反在卵圆孔直径大于1.0mm组重度和极重度分流患者所占比例(20,37.0%和7,13.0%)高于直径小于1.0mm组(6,6.8%和1,1.1%),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此外在轻度和重度分流两组患者中梗死在DWI上的分布特点、梗死灶体积和NIHS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首先我们得出PFO的形态、直径与NIHSS评分、梗死灶体积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其次,未闭卵圆孔的直径越大其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的程度就越重;最后我们发现,心房水平分流的严重程度与NIHSS评分、梗死灶体积及其影像分布特点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