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郊区是一个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的处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特殊地域实体,是受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影响最显著、最敏感,人地矛盾最尖锐的地带。郊区受制于分别来自城市和乡村的各种作用力,也正是这种区域上的特定位置使得其土地利用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土地利用结构复杂、极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快速城市化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郊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动将日趋剧烈。土地资源是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土地资源能否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实现。郊区是城市的昨天,乡村的明天,加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作为受其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大城市郊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维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对其他地区起到借鉴与示范的作用,是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全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龙头”。因此,对郊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动力机制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郊区是一个新型的地域实体,国内外各学者对其概念及地域空间的界定意见不一,本文首先对国内各有关学派和学者对郊区的不同理解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郊区土地利用及结构不同与其他地区的特性。然后通过对几个典型大城市郊区大量的土地利用数据资料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归纳、总结,揭示城市化进程中不同典型年份城郊土地资源配置的一般数量特征,从而得出了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指出农地尤其是耕地资源的锐减已成为郊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为显著的特点。这种郊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规律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内在动力机制的,本文对这种机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行了探讨。通过对郊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微观经济分析,揭示了边际收益驱使下郊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宏观上则揭示出了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人口与产业空间转移、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土地管理体制等因素对城郊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与影响,系统论证了城郊土地利用变化的动力机制。而后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出发,结合郊区自身的特点,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侧面构建了郊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定量地深入分析了郊区土地利用结构及其驱动力相互作用的机制,并运用CM(1,1)模型对江宁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过程进行了拟合分析,建立了城市化进程中江宁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CM(1,1)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的结果表明江宁区在将来的城市化进程中耕地的减少速度将会加快,江宁仍将面临着农地尤其是耕地资源的锐减。运用理论部分构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江宁区的评价结果也表明,20世纪末期江宁区的土地利用已由不可持续利用达到勉强可持续利用状态,且从1995年到2000年可持续利用的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土地利用的生态合理性指数却很低,同时耕地也在锐减。 在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角度,提出了诸如城市化与工业化政策、土地经济(价格)政策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