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兵工署第二十四工厂的前身是重庆电力炼钢厂,该厂于1919年成立。由于军阀混战,该厂的筹备工作时断时续,并未有所出品。1937年1月,该厂因经费不足被兵工署接收,并继续之前的筹备工作。1939年1月1日,兵工署第二十四工厂正式成立。全面抗战时期,该厂机器设备、部门厂房及职工人数不断扩充,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钢铁的产量和品种也在不断增加。抗战胜利后,该厂奉兵工署令紧缩编制、遣散部分员工,到1949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后而暂停生产,一共经历了13年的发展。兵工署第二十四工厂成立以来,凭借着兵工厂在资金来源、原料订购、产品销场等方面拥有的优势,成为了战时重庆生产兵工用钢最主要的国营钢铁厂之一,在重庆钢铁界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兵工署第二十四工厂为研究对象,基于所搜集的史料,采用史料分析、计量统计、归纳演绎、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对该厂的发展历程、管理体制、产品生产及工艺创新等进行论述,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增益。由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兵工厂借鉴了近代西方国家的工厂制度,所以在组织架构上,该厂由厂长集中统一领导,并且有标准的编制系统,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人事管理上,该厂的各部门主管一般选派具有冶金专门知识的人担任,并颁布了一些有关职工出勤和生产奖惩的条例,以作为他们升降去留的依据。另外,该厂非常重视对职员和技术工人的培训,开办了各类技工训练班和职业学校,为工厂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在财务管理上,工厂有严格的普通会计与成本会计制度,每一笔账目都能做到有迹可循;当工厂年度结算后有盈余时,除弥补往年积亏外,剩余的20%解缴兵工署,80%则用于改良及充实机器设备、增加福利设施、发放奖金等。在职工生活上,工厂制定并实施了保障他们生活的福利制度,涉及衣食住行、医疗卫生、文教娱乐等方面,调动了职工们的生产积极性。总之,以上这些科学的近代化工厂管理制度是维系该厂高效有序运转的纽带。全面抗战时期,兵工署第二十四工厂的主要任务是为各兵工厂武器生产提供所需的钢铁,包括第二十一兵工厂的枪管钢、枪件钢、刺刀钢,第三十兵工厂的掷弹筒钢,以及各兵工厂需要的冲模钢、工具钢等,还辅助生产一些兵工器材。因此,该厂生产的产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抗战时期兵工原材料的匮乏,相当于间接地参与到了国家军事抗战的队伍中。但是由于重庆近代钢铁工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技术和设备方面还比较依赖外国,加之在极端的战争环境下,交通受阻,各种原材料缺乏。所以,总体而言该厂的钢铁年产量不高,质量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过也正因如此,全厂职工攻坚克难,利用当地资源自制冶炼设备、进行冶炼技术创新、努力研制进口材料的替代品,保障了工厂持续不断的生产。总之,兵工署第二十四工厂作为重庆最主要的国营钢铁厂之一,它的成立在重庆近代钢铁工业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它的发展是重庆近代新式钢铁工业成长的一个缩影。并且它在培养后方冶金工业人才、支援重庆各兵工厂的军工生产、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