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节麦种子休眠评价及基因挖掘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biao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子休眠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具有活力的种子(或者萌发单位)在任何正常的物理环境因子(温度、光照/黑暗等)的组合下不能完成萌发的现象,是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特性,其调控非常复杂,同时受到基因调控、植物激素和环境因子影响。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属禾本科小麦族山羊草属,是六倍体普通小麦的祖先种之一,小麦D染色体组的供体种。节节麦遗传多样性较高,其居群中存在大量的普通小麦中不具有的优良基因,具有丰富的生物和非生物抗性,如抗病、抗虫等优异基因,是改良小麦的宝贵遗传资源。节节麦作为一个野生种具有很强的休眠特性,本研究通过对来源于17个国家的402份节节麦自然群体进行2年(6个周期,共计180天)的休眠鉴定,系统评价了该物种的休眠特性,并利用节节麦全基因组10k SNP标记芯片对其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同时通过关联分析鉴定与休眠性状显著相关的潜在基因位点。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种子休眠程度表型鉴定表明:节节麦自然群体的休眠性具有很强的多态性;节节麦群体中含有大量强休眠特性材料;环境因素对节节麦的休眠性状能产生影响。2.依据节节麦自然群体的休眠鉴定结果,筛选出具有稳定休眠性状表现的强休眠和弱休眠材料各3份(强休眠材料:AS623099、AS623100、AS623214;弱休眠材料:AS623134、AS623196、AS623284)构建了节节麦强、弱休眠杂交群体。同时也将这些筛选出的节节麦强、弱休眠材料与四倍体小麦AS2255和LAN做了杂交,通过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合成六倍体小麦材料,以期育种上利用。3.结合STRUCTURE模型与PCA模型,利用7185个节节麦全基因组SNP标记对402份来源不同的节节麦自然群体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节节麦可分为2个类群,每个类群中又包含了3个主要亚类。4. 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出与节节麦休眠相关的SNP位点11个,分别位于节节麦1D、2D、3D、5D、7D染色体上。其中,2个位点位于1D染色体上;1个位点位于2D染色体上;1个位点位于3D染色体上;5个位点位于5D染色体上;2个位点位于7D染色体上。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