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住院儿童百日咳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其特征,以及百日咳与类百日咳患儿临床差异。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应用Real-time PCR检测百日咳杆菌双目标基因及多病原学检测,包括痰细菌培养,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痰呼吸道常见七种病毒。同时采集外周静脉血行血常规、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等检查。收集并整理入选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年龄、季节、是否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及特征等,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偏态分布者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苏州地区住院儿童百日咳的临床流行病学1.共检测1769例,根据临床症状及百日咳杆菌PCR检测结果,阳性患儿154例(8.71%),其中男性 89 例(57.80%),女性 65 例(42.20%)。2.≤3月龄、~1岁、~3岁、>3岁年龄组检出率分别为9.74%、13.95%、5.35%、3.17%,其中3月龄~1岁患儿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26,P<0.001)。3.春、夏、秋、冬四季检出率分别为8.91%(55/617)、13.64%(63/462)、5.21%(17/326)、5.22%(19/364),夏季检出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73,P<0.001),并且夏季与秋季,夏季与冬季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分别为:14.861、16.129,P 值均<0.01)。4.在154例阳性患儿中,有96例(62.34%)合并有其他病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有21例(13.64%),64例(41.56%)混合病毒感染,其中鼻病毒有38例,副流感3型病毒有7例,博卡病毒1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有3例,副流感1型病毒1例,流感病毒A有2例;混合细菌感染共33例(21.42%),其中混合肺炎链球菌有14例,混合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有12例,卡他莫拉菌有3例,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二)苏州地区住院儿童百日咳临床特点分析1.154例百日咳双重PCR阳性患儿中,≤3月龄、~1岁、~3岁、>3岁分别占24.7%(38/154)、53.9%(83/154)、13.0%(20/154)、8.4%(13/154),其中以3月龄~1岁比例最高(χ2=42.226,P<0.001)。2.百日咳患儿以阵发性痉咳(76%)、面色涨红(64.9%)、咳后呕吐(22.3%)、阵发性青紫(16.2%)和鸡鸣样回声(10.4%)为主要表现。3.百日咳PCR检测阳性患儿中,未接种百日咳疫苗(部分接种及完全未接种)的有128例(83.1%),百日咳疫苗接种完全的有26例(16.9%),未免疫组患儿发生痉挛样咳嗽(81.2%,50%)及面色涨红(68.8%,46.2%)高于完全免疫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1.56、4.85,P值分别为0.01、0.03)。4.百日咳单纯感染与混合感染两组比较,鸡鸣样回声、阵发性青紫、咳后呕吐、重症肺炎、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绝对值以及住院天数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百日咳组及类百日咳组比较,类百日咳组的鸡鸣样回声(22.7%)及面色涨红(85.3%)多于百日咳组(10.4%及64.9%)(χ2分别为6.16、10.32,P值分别为0.01、0.00),但百日咳组的白细胞(15.56×109/L)及淋巴细胞计数(9.63×109/L)均高于类百日咳组(11.97×109/L及7.82×109/L)(Z值分别为-2.71、-1.99,P值分别为0.007、0.046)。6.共75例类百日咳患儿中,3例(4%)检出肺炎支原体感染,16例(21.3%)检出鼻病毒感染,7例(9.3%)副流感3病毒感染,6例(8%)博卡病毒感染,3例(4%)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有8例(10.7%),肺炎链球菌感染有6例(8%)。结论1.苏州地区儿童百日咳杆菌感染并不少见,且3月龄~1岁儿童百日咳检出率最高。2.百日咳全年散发,夏季为检出高峰。3.百日咳患儿易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4.未进行百日咳免疫接种的患儿,其临床表现更加典型。5.人鼻病毒、副流感病毒3病毒、博卡病毒是引起类百日咳的主要病原。6.单纯从临床表现不能区别百日咳与类百日咳,但百日咳患儿的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类百日咳,可作为临床初步判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