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文明之间、文化之间、宗教信仰、族群之间的矛盾冲突浮出水面。此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SamuelHuntington)提出“文明冲突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引起了学界和政界的关注与热议。然而,目前政治学、宗教学的“对话”理论研究,大都采取思辨推导的方法,缺乏对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之间对话的具体个案的完整呈现与系统解读,几乎没有提供对话的生动图景和具体路线。
“帕西傣”族群指的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两个穆斯林群体。作为一个中国境内特殊的穆斯林群体,近200来与周围信仰南传佛教的傣族群体和平相处。由于帕西傣与傣族进行持续的族际通婚和频繁的日常交往,体现出傣族的一些外在特征,但他们在精神层次仍然坚持伊斯兰教的信仰,严格禁食猪肉,建有清真寺进行宗教活动等。帕西傣族群与傣族群体双方的交流与互动,是世界两大宗教伊斯兰教如何与南传佛教进行对话的呈现,也是人类学视野中文化对话的一个生动案例。
本文以“帕西傣”为研究对象,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的田野调查、小型社区研究和民族志方法,就伊斯兰教与南传佛教的对话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求为对话理论提供具体细节和新的解释。笔者首先对帕西傣的自然、文化空间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帕西傣”这个族称名进行了客位和主位的分析,并对帕西傣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进行了阐述。接下来,以帕西傣三次通婚圈的变化分析了帕西傣何以会形成。在帕西傣的宗教活动、人生礼仪、岁时仪式和民俗仪式中无不体现出傣族文化与回族文化的交融,笔者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阐释。通过对帕西傣族群的解读,笔者得出结论:不同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不是只有冲突的一面,也有对话的一面。文化间可以对话,而且应该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