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垄断企业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taide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使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财富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不均即收入分配不公现象日益凸显,这一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部分国有垄断企业高管的天价年薪引起社会公众广泛的质疑和不满。   国内现有文献多数是从行业收入分配差距的数据中观察到了国有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问题,同时指出了行政垄断是导致国有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根本原因。本文的着眼点是国有垄断企业的内部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即部分垄断企业高管收入过高问题。我们认为,高利润并不代表高收入,高利润转化为高收入需要一些“催化剂”,这个“催化剂”就是畸形的公司治理结构。   本文将公司治理理论应用到我国国有垄断企业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研究当中,剖析隐藏在收入差距现象背后的畸形公司治理结构的危害。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三权分立”架构的虚设,使得垄断企业的经理层和董事会(高管)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使得管理层利益集团形成,最终导致国有资产收益被少数人占有和瓜分,违背了国家和全体人民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应享有的国有资本收益权,违背了社会公平。   首先,本文对关于国有垄断企业收入分配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描述各学者研究国有垄断企业收入分配的视角,最后给出本文的研究视角-公司治理,并对公司治理理论进行综述。接着分析国有垄断企业收入分配不公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国有垄断企业上缴红利比例过低;二是国有垄断企业内部职工收入差距过大。   其次,本文基于公司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国有垄断企业收入分配不公的成因。具体原因表现在五方面:一是国有垄断企业的收入分配缺乏内在的产权约束;二是管理层的自主分配权限过大,缺乏监督约束机制;三是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形成管理层利益集团;四是激励机制不当,绩效激励演变为“让利”激励;五是政府对垄断企业的收入分配监管不力。总之,公司治理机制与收入分配密切相关,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实现。但由于国有垄断企业的内外部治理机制不完善,使得经理层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甚至与政府官员、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相互勾结,形成管理层利益集团,实际上控制了分配体系,最终扭曲收入分配体制,并将垄断利润占为已有,加剧国有垄断企业的收入分配不公。   最后,从健全企业内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和完善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两个方面提出解决国有垄断企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改革建议。公司治理的核心就在于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三方相互制衡的监督约束机制,任何一方职能的失效都会造成另外两方权力的扩张,以致侵犯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鉴于国有垄断企业属于全民所有的特殊性质,健全企业内外部监督约束机制以牵制少数内部人的权力,进而维护全社会的公众利益至关重要。此外,激励机制不当会严重影响约束机制作用的发挥,因此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迫在眉睫。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在规范和完善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的同时,还要促进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合理化,缩小经营者和普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缓解企业内部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
其他文献
笔者基于山东省的大量的资料和宏观统计数据,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互动关系。引入计量模型,采用相关分析和回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由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及广东省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二届华南国际印刷工业展览会将于2015年3月9~11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展会规模扩大至9个展馆,总面积接近9万平方米,将有1200多家展商参展,集中展示全球印刷包装业的最新产品和技术,为客户提供最新的高附加值解决方案。同时,主办方
五四运动期间,作为接触到新思想的先进学生代表周恩来和邓颖超立即投身到运动中,为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投身于爱国运动之中,开启了他们革命生涯的序幕,也加深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现实情况认识并积极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在爱国运动中他们相识、相互仰慕,共同的革命理想,促使他们日后最终结为革命夫妻,共同致力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一、周恩来和邓颖超青年时期立下报国救国之志  周恩来、邓颖
期刊
近日,由北大计算机研究所和方正电子共同举办的“748工程”京内老领导老同志叙谈会在京召开,30余位古稀、耄耋老人相聚一堂,畅谈中国印刷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历程。  据悉,“748工程”源于1974年8月,中国科学院、新华社和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等5家单位联合提出设立“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的报告,并列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简称“748工程”。与会者提出,“748工程”为汉字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