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拟电路的神经形态系统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an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神经网络的快速发展,它已在多个领域大放光彩,但是目前传统的神经网络多采用软件方式在计算机上运行,在实现相同的任务如图像识别等,相比于生物大脑,需要耗费大量的硬件资源与能源。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提出了神经形态计算这一概念,旨在使用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来模拟并实现神经系统架构,一定程度上模拟生物神经元与神经系统。本文在神经形态系统研究中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针对网络算法模型,首先针对MNSIT手写数字识别训练了一个三层人工神经网络,并改变网络大小和结构得到了不同的识别率,当网络规模为784×784×10时,识别率最高为98.43%,在其基础上,使用权值二值化以及脉冲频率编码等方法,转化得到二值化脉冲神经网络,识别率最高为87.31%。为便于后续进行神经形态硬件研究,通过将二值化权值网络映射到忆阻器交叉阵列中得到忆阻器脉冲计算电路模型,并使用Matlab对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在相同网络规模下,忆阻器脉冲计算电路模型的识别率与二值化脉冲神经网络的识别率几乎相等,识别率最高为87.28%。这表示该模型能正确运行。基于Matlab对忆阻器脉冲计算电路模型的行为仿真,进一步对其进行电路仿真。搭建整合发放(IF)神经元模型,并对忆阻器交叉阵列进行建模,从而构建了一个规模为64×10的两层神经网络,使用Cadence对其进行仿真。输入10000个样本对其进行测试,最终识别率为52.42%,与相同规模的网络算法仿真52.86%的识别率相近。进一步搭建了64×64×10的网络,使用1000个样本对其进行测试,所得识别率为70.5%。从电路仿真层面证明了该算法的硬件可行性。基于电路仿真的研究,对神经形态系统计算阵列进行硬件设计,探究忆阻器脉冲计算电路模型的硬件实现。使用0.5μm CMOS集成电路工艺,设计了不同规模的忆阻器交叉阵列,主要包含1T1R和1D1R这两种结构,并根据目前忆阻器生长技术,将工艺流程分为了前段设计和后道工序设计。前段设计主要包含晶体管、二极管以及交叉阵列外围电路的设计,完成了相应的版图设计成功流片并取得实物。后道工序设计主要包含后续忆阻器的集成,完成了忆阻器结构设计以及后续生长过程所需掩模版的设计与制作。这三个研究方面从网络训练与转化到神经形态系统电路仿真再到部分硬件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证明了该模拟神经形态系统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基于图像的建模和绘制方法与基于传统的几何绘制方法相比有很多优点,但是在场景几何参数未知的情况下,要实现单幅图片和图像序列的漫游,难度很大。TIP(tour into a p icture)技术使得在一幅图像中漫游成为可能。为了实现场景几何参数未知情况下的场景漫游,在对TIP技术进行扩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在未知视点路径的图像序列中实现场景漫游的方法。这种算法在相机未定标的情况下,不仅解决了图像
鉴于移动计算终端具有显示屏幕小、对模型精度要求较低和处理能力相对较弱、处理高细节度的模型十分吃力,以及受带宽所限,需要对模型进行渐进传输等特点。而已有的几何压缩和简化方法又对移动计算终端的这些特点针对性不够,为此,围绕在移动计算终端上进行3维图形的显示,根据移动计算终端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实现过程简单、简化效率较高的几何压缩方法,同时提出了一个基于顶点相邻三角形单位法向量变化的边折叠几何压缩算法,并
<正>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亿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关系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
会议
目的探讨维甲酸对软骨细胞凋亡功能的影响及细胞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nsulin-like growthfactor binding protein 6,IGFBP-6)的表达规律。方法胰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兔的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了解我国部分中年女性BMI分型正常组与超重/肥胖组的健康体适能特征,比较两组在各项指标上的差异。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我国"国家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
毫无疑问,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西方文化的影子,从麦当劳、可口可乐到好莱坞、迪斯尼,说我们处在西方文化的氛围之中恐怕是不过分的.中国的学者据此应该对西方的传统文
青龙水库拦河坝最大坝高68.8m,为粘土心墙堆石坝。本文对拦河坝设计及施工进行总结。
低糖平菇脯的研制工艺刘振华,高书岐(山东省滨州农业学校食品加工专业256624)平菇是进行腌制、干制速冻、罐藏、脯饯类等加工的优等原料。笔者经过多次实验,研制出了低糖平菇脯的加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