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野生梅环境适应性及其资源发展研究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heng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阐明荔波野生梅对喀斯特生境的适应机制,本文选取不同小生境条件下的荔波野生梅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荔波野生梅叶片的δ13C值、植株(叶片和果实)的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及其生长土壤的理化性质。同时,为了便于荔波野生梅进行开发利用和扩大生产提供依据,还测定了荔波野生梅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研究结果如下:1.荔波野生梅叶片δ13C值范围为-29.43‰~-26.50‰,平均值为-27.9990‰±0.709‰。从世界范围来看,其值除比温带地区和荒漠地区低外,比典型的亚热带植物要高,δ13C值变化范围也较亚热带地区更大;同我国其它地区相比较,其平均值除了比我国热带雨林植物的偏高外,比其它地区的低,δ13C值变化范围也较其他地区小;但同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其它植物相比,其值大致相同,说明植物叶片δ13C值除了与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外,还和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2.荔波野生梅叶片δ13C值随其小生境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存在以下关系:δ13C(土面)>δ13C(石面)≈δ13C(石缝)。研究表明,植物叶片δ13C值可作为植物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的表征值。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在茂兰喀斯特森林,不同生境的荔波野生梅的水分利用效率存在以下顺序:WUE(土面)>WUE(石面)≈WUE(石缝)。3.由于成土基岩和成土机制的原因,荔波野生梅不同生境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与其它喀斯特地区的同类土壤相比也近似。但由于森林的作用,不同生境土壤的含水量有显著差异,其值对荔波野生梅叶片δ13C值的高低有较大的影响,它们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值为-0.723。土壤中的Ca元素含量由于能增加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其光合强度,增强根系的吸水能力,使叶片水分散失减少,从而能显著的增大荔波野生梅叶片δ13C值。4.荔波野生梅果实的Ca含量是其它非喀产区的4-6倍,荔波野生梅富钙的特性有助于喀斯特森林树种在频繁发生的水分逆境中增强其抗逆能力。荔波野生梅果实K含量是其它非喀产区的10倍以上,其对K元素有富集作用。对荔波野生梅叶片营养元素N、S、C的含量和其叶片δ13C值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5.对荔波野生梅果实营养成分的研究表明,相对于国内主要栽培品种,其果实的单果重、蛋白质含量、Na元素含量和水分含量较低,Ca、K含量较高。荔波野生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着优良的加工性状。
其他文献
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和三维集成微波器件技术是实现机载、舰载和星载等电子装备向小型化、轻量化、高性能和高可靠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基于LTCC技术的三维集成微波器件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通常是以蜂窝网络或无线局域网等形式出现的。在蜂窝网络中,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必须借助于基站和(或)移动交换机的转接完成;在无线局域网中,移动终端通过无线接
本文研究了UV-B强度和照射时间对噬藻体PP DNA损伤、吸附能力及直接降解率的影响,通过紫外损伤宿主的Weigle修复途径推算了光照条件下暗修复途径对噬藻体总修复率的贡献;并分离
植物叶片水δD和δ18O富集过程是影响大气中H2O、CO2、O2以及植物有机物的重要过程。以往研究由于叶片水δD和δ18O(δl,b)实测数量少只能作为模型验证数据,导致δl,b富集机制
目前,在国内的消费类电子市场中,电子手表芯片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中,作者结合在深圳集成微电子公司的实习工作,对现有手表芯片技术进行了分析,完成了多功能手表芯片S7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胚胎干细胞(ESCs)的巨大医学应用前景使之成为全世界的研究热点。动物胚胎干细胞研究必将推动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最终的临床应用。ESCs的多能性和自我更新受多种细胞因子的
氮素是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中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在氮受限情况下,植物会表现出对可利用性氮素(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态氮等)的强烈竞争,因此研究植物氮素获取策略对于认识生
生态系统服务是目前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且越来越强调与人类福利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存在不确定性、静态、政策应用性差等缺陷,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流动则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