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洛依德的“俄底浦斯情结”告诉我们,“弑父”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状态,是人类普遍的心理现象。然而和西方文学传统中“弑父”主题的繁荣相比,20世纪之前的中国小说中,几乎没有出现反抗“父亲”、“父权”的描写,即使偶尔出现的具有鲜明反叛精神的人物形象,最后总是免不了被封建“父权”所“阉割”。一直到20世纪,中国小说中才开始出现关于“弑父”的描写。五四先驱们首先举起了反抗父权的大旗,在西方文化的启发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审视凝固了几千年的父子关系及其所代表的权力秩序,继而对封建父权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可以说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小说中,“子”对“父”的反叛和“父”对“子”的压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甚至有越演越烈的趋势,终于在20世纪末变得声势浩大,其参与者之众,程度之深,影响之广是中国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鉴于此,本文试图把关于“弑父”的描写放在20世纪中国小说的宏阔背景下,以20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小说创作潮流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弑父”意识在这一时期小说中的不同表现形态着手,参照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等相关文论,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拟对其中隐藏的中西文化的碰撞进行深入挖掘,并结合世纪末出现的“消费文化”、“全球化”等问题对“弑父”描写的深层内涵做进一步的探讨。本文的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弗洛伊德关于“俄底浦斯情结”的理论,然后根据“弑父”在中西方文学传统中不同的表现形态来分析“弑父”背后巨大的文化差异,并以此作为选题的最重要的依据。正文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分别介绍了先锋派作家、女性新历史主义作家和新生代作家们对“弑父”意识各具特色的演绎。第二章从当代文化语境出发,围绕着“弑父”意识何以在世纪末中国文坛大量出现以及其表现方式何以各具形态两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20世纪末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和交融是“弑父”意识繁盛的土壤,而不同的叙事立场则造成了“弑父”描写各具特色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风貌。第三章结合消费文化和全球化语境进一步挖掘小说中的“弑父”意识带给我们的现代启示。20世纪末年轻的一代作家在在彻底地颠覆了一切政治、文化、伦理的权威后,又无力建立起新的秩序,处于一种“无根”的失重状态之中,在20世纪末又开始踏上了新的“寻父”旅程。20世纪的中国文学在对“父亲”的认识上完成了一轮新与旧的交替,作家们走过对父亲的质疑,经历了“弑父”的血腥和残暴,变得更加理性,当人类文明正处于剧烈变革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应该比任何时候都更清醒地把握矛盾主体之间的关系,努力促进其和谐发展,这也是我们关注这类“弑父”文学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