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很多城市片面追求物质文化和城镇化的急速发展,而忽略了发展背后的社会、文化等问题。一些城市在旧城改造中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对城市大拆大建,直接导致了很多富有历史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的老建筑、老街道、老宅、文物等的破坏乃至消失。人们渐渐丧失了对于城市的记忆。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变革显然离不开社会的转型、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影响。一个城市的文化是世代相传、不断延续的结果,而城市记忆正是以传统的力量帮助我们了解过去、正视现在、明白将来,从而推动社会有序地向前发展。城市失忆问题在中国当下迅猛开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十分凸显。将社会变迁与媒介变革这个大背景同城市文化失忆问题的结合,也恰是本选题的意义所在。 大众媒介有着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正面临严峻的城市文化失忆危机,如何找回日益消失的城市记忆,是大众传媒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责任与挑战,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媒介对城市文化的呈现过程即是再现历史、重构记忆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所呈现的的城市文化和形象都具有唤醒城市记忆的社会建构意义。 同时,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报纸媒体纷纷开始注重对城市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于是开办城市文化专版、专刊成为增强媒体竞争力的方式。例如《南方都市报》的《广州地理》、《新京报》的《北京地理》以及《大河报》的《厚重河南》等的成功实践,都是着眼于城市发展的现实,挖掘本地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起到推动城市发展,塑造城市形象和增强城市凝聚力的作用。 本论文选取《洛阳晚报》历史文化专版为研究对象,一是因为洛阳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意蕴,二是洛阳的城市文化在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也受到了诸如旧城改造的严重影响,在城市发展中也渐渐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个性。三是报纸媒介相对于新媒体来说,内容更具有稳定性、代表性和周期性。 《洛阳晚报》是中国十大地市晚报,是洛阳本地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平面媒体。《洛阳晚报》以“博采天下事,飞入百姓家”为办报宗旨,以“主流、责任、贴心、实用”为办报方针,突出“《洛阳晚报》咱家的报,最爱洛阳最懂你”这一口号,突出本土特色。《洛阳晚报》的历史文化板块《经典洛阳》和《河洛》意在展现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记忆。依托具体的城市和文化土壤,《洛阳晚报》恰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切入口。媒介呈现是促进城市记忆、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平台和载体。媒介对于城市记忆的呈现,是城市文化与媒介的关系中从城市记忆切入的一个探索,实际上是在探讨城市记忆传播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及媒介本身在社会变迁和媒体变革背景下的顺势而为。 本论文首先探讨了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环境下,报纸媒体城市文化专刊、专版发展的原因。其次,以《洛阳晚报》的《经典洛阳》和《河洛》历史文化专版研究对象,以再现论和“刻板印象”为理论基础,对两个版块2014年一年共622篇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分析它们各自对城市记忆的呈现特色和视角,探索《经典洛阳》版块创办十年来的媒体呈现流变,以及对《河洛》产生的影响。一方面,《经典洛阳》在十年发展中始终以适应受众的阅读需求,在尊重内容具有历史厚重性的前提下,不断尝试版式和表达风格的独特性。另一方面,《河洛》版块托生于《洛阳晚报》的《经典洛阳》这个有着近十年的品牌文化栏目,既是一种媒介“文化作为”的传承和延续,同时它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也是报纸在新的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下的一种生存尝试。所以,历史性、人文性和趣味性的结合,使得《经典洛阳》和《河洛》两个历史文化版块打破了媒介呈现的“刻板印象”,提供给受众不同视角的历史再现,努力打造《洛阳晚报》的文化品牌。再次,通过对《河洛》专版的个案分析,探讨它对城市记忆的再现和重塑,分析媒介呈现对于城市文化的建构意义。 最后,对诸如《河洛》等具有文化自觉地的本地报纸版块,在社会变迁和媒介变革新时期,如何在打造“文化复兴”的城市发展布局中和数字化时代保持精神不死并继续生存下去,如何寻求对城市文化的作为和对自身树立报纸品牌发展的路径,本文也进行了相关探讨。认为在洛阳建设中原经济副中心和复兴文化的大背景下,历史文化版块也可以借力顺势而为,做大洛阳的城市文化,同时带动河洛城市居民的文化认同;通过各种形式推广《河洛》品牌,赢得媒体品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加快《河洛》的全媒体转型,全方位凸显洛阳“城市性格”,展现城市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