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研究降水量及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可为合理开发保护流域水资源、水土流失治理、土地利用调整及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黄河一级支流祖厉河上游为研究区,基于1957~2016年会宁水文站径流、泥沙数据和雨量站降水资料以及流域内水土保持措施数据,采用M-K突变检验、Morlet小波方法分析了年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趋势、突变年份及周期性特征;运用回归分析法和双累积曲线法,分阶段研究了年降水量、水土保持措施变化对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影响及贡献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期年降水量呈现波动的不明显减少趋势,年内降水存在较大差异,年际有明显的“丰—枯”周期性变化,年均降水量为406.4mm。在1957~1974年降水量呈明显增加趋势,其中1963~1968年变化达到显著水平;1975~1990年降水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1991~2016年降水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在1991年发生突变。降水量存在4~8 a,11~15 a和16~32 a 3种尺度的周期变化,有5 a,8 a,22 a,27 a4个变化主周期,存在3a,5 a,13 a,18 a平均变化周期。(2)研究期年径流量呈现波动的减少趋势,年内径流量存在较大差异,年际有明显的“丰—枯”周期性变化,年均径流量为1227.4万m~3。在1957~1974年径流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1975~1999年径流量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其中1993~1999年变化达到显著水平;2000~2016年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径流量在2000年发生突变。年径流量存在3~7 a,8~12 a和14~32 a 3种尺度的周期变化,有4 a,9 a,27 a3个变化主周期,存在3 a,6 a,18 a平均变化周期。(3)研究期年输沙量呈现波动的明显减少趋势,年内输沙量存在较大差异,年际有明显的“多—少”周期性变化,年均输沙量为367.6万t。在1957~1974年输沙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1975~2002年输沙量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其中1996~2000年变化达到显著水平;2003~2016年输沙量呈显著减少趋势,输沙量在2003年发生突变。年输沙量存在3~7 a,8~12 a和14~32 a3种尺度的周期变化,有4 a,6 a,8 a,27 a4个变化主周期,存在3 a,4 a,5 a,18 a平均变化周期。(4)研究期水土保持措施量呈逐渐增加趋势。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由1957年的0.03万hm~2增加至2016年的5.93万hm~2,其中梯田面积增加了2.33万hm~2,造林面积增加了1.49万hm~2,种草面积增加了1.51万hm~2,封禁面积增加了0.21万h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60.31%。(5)径流量、输沙量对降水量变化响应的趋势协同性由强逐渐减弱,对水土保持措施量变化响应的趋势协同性逐渐增强,降水量对径流量、输沙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5.81%、29.80%,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量、输沙量的贡献率分别为74.19%、70.20%。水土保持措施变化是引起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