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既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着广泛而又深刻的融合作用和持续不断的影响力,宗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经过两千多年,在我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完成了外传的印度佛教文化逐渐转化为适应中华文明的中国佛教文化,并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涉及到了自然科学等精神领域,如哲学、文学、医学、建筑、风俗、语言等,这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高度重视包括宗教文化资源在内的中华文化开发和保护工作仍是当今全球性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我国也逐渐加强开发和保护宗教文化资源的各类项目的进程。以五台山和普陀山为例,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的忻州境内,由于其佛教名山的盛誉很早就传播开来,故而逐渐形成了信仰文殊菩萨的汉、藏融合的佛教圣地。普陀山位于我国浙江的舟山群岛,特殊的海岛风景使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与观音文化紧密结合,吸引着国内乃至世界各地的信众和游客。在当前的旅游热中,五台山和普陀山依托其深厚的宗教文化资源,为旅游业的兴盛提供了动力。在此同时宗教文化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其保护也取得了不小成绩,然而,其宗教文化资源在开发和保护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在充分吸收目前宗教文化资源整合与深度开发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开发与保护中的经验和不足,进而提出了一些保护和开发的对策。文章共七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我国宗教文化资源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宗教文化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基本概念,以宗教文化资源的构成、特点、宗教文化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为主进行叙述。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主要介绍我国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中的一般性经验和不足,然后提出内陆型和海洋型宗教文化资源的共性和个性。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细述以五台山为代表的内陆型宗教文化资源和以普陀山为代表的海洋型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经验和不足。第七部分对内陆型和海洋型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