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改编权探析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视作品是著作权领域一项重要的作品形式,改编权是著作权人一项重要的著作财产权利。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大发展,当前由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的侵权案件不断出现在司法实践中,影视作品改编权的保护需引起重视。现行法律对影视改编的关注不够,未能提供全面的保护。《XX连城》、《XX曝光》等由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法律纠纷的产生,令加强影视作品改编权的保护显得更加迫切。本文主要关注小说改编影视作品相关法律问题,从而为影视作品改编权的保护提供一些参考。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将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本,进而拍摄成影视作品是影视行业的普遍做法,也是提高影视作品票房及收视率的重要保证。随着小说改编影视化热潮的出现,小说影视化改编过程中的法律纠纷亦不断涌现。因此,通过总结近年热门影视作品改编法律纠纷,结合相关案例检索及理论研究,引出对改编权的保护的思考,提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改编权概念的反思,改编权的内涵;影视作品改编的空间与限制,影视作品改编权侵权的判定;影视作品改编侵权的法律责任。第二部分:影视作品改编权的基础理论。首先,对影视作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从学理角度、立法实践、域外考察三个方面分析了改编权的内涵与属性,主张对改编权的概念做一定的限缩。同时,将改编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进行对比,希望重新审视改编权的概念并对概念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最后对改编与抄袭进行了辨析。第三部分讨论影视作品改编权的行使。改编权的内容应包括对改编作品的利用行为。影视作品改编权的行使方式包括转让和许可使用,其中许可使用是最普遍的行使方式。结合相关现实案例、法院判决,该部分主要讨论影视作品改编权行使的范围,以及影视作品改编权的限制。影视作品改编权的行使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从授权角度,改编应当取得小说作者的同意;从权利限制角度,改编权受限主要体现在内在限制和外在限制两个方面。其中合理使用下的改编行为能够得到保护并无需征得原作品作者同意。第四部分:影视作品改编权侵权的判定。“接触+实质性相似”规则依然适宜在我国适用,“整体比较法”和“部分比较法”各有利弊,在适用中需要结合案情具体适用。同时,判断两部作品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应考虑侵权内容所占比例,应当将作品中的人物设置、角色特征即相应的故事情节结合起来整体判断,作品的情感、主题、思想不应绝对排除在抄袭的判断之外。第五部分:侵犯影视作品改编权的法律责任。影视作品改编权侵权的责任方式与民事责任方式类似。就停止侵害而言,关注了停止侵害请求权的限制。关于赔偿损失的计算,主张细化法定赔偿的适用规则。在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的责任承担方式中,指出在影视作品改编权争议中适用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的必要性,同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酌情适用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其他文献
眼针疗法是全国著名医家彭静山倡导的。根据眼白睛脉络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发现了眼白睛脉络变化与痰病之间的规律,结合眼与经络、脏腑的关系及后天八卦,创立的一种微针疗法。对治
<正> 在蔗田化学除草中,由于对化学除草剂的选择和使用不当,或者考虑到对甘蔗和间作物的安全性、使用选择性除草剂,往往导致施用一次化学除草剂后,杂草还会伴同甘蔗和间作物
单元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后续知识的学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代
<正>11.助阳暖肾酒。材料:熟地黄、党参、枸杞子各15克,沙苑蒺藜、淫羊藿、丁香各10克,沉香、远志各5克,荔枝肉10克,低度白酒1000毫升。制作:将以上药剂捣碎后,放入纱布袋中
本文应用NMR和DSC技术研究了渗透脱水过程中超声波和脉冲真空处理对草莓脱水动力学和水分状态的影响。将草莓放入浓度为25%和50%蔗糖溶液中,于40℃下渗透脱水3 h。结果表明:P
为解决深井巷道底鼓治理难度大的难题,通过分析制约底板加固技术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底板预应力锚索加固的方法和工艺;阐述了搅拌头、锚固剂和止浆塞对锚固效果的影响作用。试验结
选取浙江省最早开展"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试点改革的浙江工业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公平性与效率性的视角分析该招生模式改革的成效。在公平性层面,"三位一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成败,不仅关系到他们是否拥有正确、积极、健康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更是关系着我国反腐败成果的
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客源输入国,日本客源市场一直是各个地区入境旅游发展中最为关注的部分。本文以杭州日本青年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为研究对象,采用SWOT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杭州市日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孑遗植物,以"活化石"闻名于世,具有独特的观赏特性,并具有深厚的人文色彩,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栽植历史。本文从银杏的生态习性、文化意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