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癌根治术+幽门成形术在进展期Siewert Ⅱ、Ⅲ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EG)的短期预后,为其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胃肠外科因Siewert Ⅱ、Ⅲ型AEG行近端胃癌根治术+幽门成形术与全胃切除术患者共118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进展期胃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PG组69例,TG组49例)的临床资料,随访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的各项指标,包括患者的营养状况、反流症状及生活质量等;并对术后患者进行72h pH值及异常反流情况的监测,对两组患者的反流状况进行量化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均未发现食管切缘阳性。PG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92.5min,TG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21min,两者有显著差异(P<0.085)。PG组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3ml,TG组为58ml,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TG组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为13.48±5.99天,PG组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为14.12±10.36天,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TG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8.48±6.95天,PG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9.54±11.56天,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体重变化无明显差异(P=0.482)。术后1年患者血红蛋白(HGB)比较,TG组患者HGB为118.76±9.98g/dL,PG组患者HGB为122.18±9.70g/dL,两组数据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患者白蛋白(ALB)水平比较,TG组患者ALB为39.95±2.59g/dL,PG组患者ALB为34.14±2.80g/dL,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TG组患者术后反流、烧心、胸痛及睡眠障碍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PG组患者(P<0.05)而声音嘶哑、咳嗽、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别。TG组及PG组均表现出明显的碱反流,并未检测出明显的异常酸反流。每日平均pH值TG组都明显低于PG组(第一日pH8.336vs.8.876, P<0.05;第二日pH8.256vs.8.500, P<0.05;第三日pH7.856vs.8.361,P<0.05)。TG组每日异常反流次数均明显少于PG组(第一日23.52vs.55.09,P=0.001;第二日23.68vs.48.36,P=0.027;第三日24.8vs.61.76,P<0.05)。TG组第三日长时间反流次数明显少于PG(24.80vs.61.76,P=0.002)。第一日和第三日异常反流总时间TG组明显少于PG组(第一日959.16minvs.1171.58min, P<0.05;第三日707.60min vs.1063.21min,P<0.05).第二日两组的异常反流总时间并无明显差异(1030.44min vs.1037.15min, P=0.969)。第一日和第三日最长反流总时间TG组明显少于PG组(第一日470.44minvs.723.33min,P<0.05;第三日307.72min vs.634.70min,P<0.05)。第二日两组的异常反流总时间并无明显差异(449.56min vs.514.88min, P=0.82)。结论:(1)幽门成形术等抗酸反流术式破坏了胃十二指肠连接部的完整性,从而导致了较全胃切除术更为严重的十二指肠液反流。(2)严重的胃十二指肠反流导致术后残胃的改变不仅是pH值的单纯改变,而是改变了整个残胃的内环境,虽然保留了残胃的结构并没有保留其生物学功能。(3)与近端胃癌根治+幽门成形术相比,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碱性反流指标、反流症状及术后的营养指标优于前者。(4)就短期预后结果比较而言对于进展期Siewert Ⅱ、Ⅲ型AEG患者手术方式推荐施行全胃切除+淋巴结清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