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媒介形式层出不穷,颠覆了传统的传播形式。微博等新的传播形态改变了人们参与社会事务的方式,解放了人们的嘴巴,公民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中。由于微博公共性与私人性并存的特征,导致微博中的公民既参与社会事务,又表达自身情绪,因此在微博舆论场中存在着大量的情绪体验,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我国目前迈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问题矛盾凸显。而微博等新兴媒体的舆论场成为了一部分网民泄愤的“出气筒”,在一些社会性事件中,微博等新兴媒体的网络舆论场成为了公民负面情绪宣泄的集中地。公民的消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舆论场环境,导致舆论失控,对事件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管理者们试图采取“堵”的方式来管理舆论、控制舆论,反而导致舆论走向更难把控。如何将舆论导向正途,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焦点。以“消极对抗消极”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唯有“化消极为积极”才能将舆论导向正途。在社会性事件中,公民在微博中的情绪体验不光只有消极的谩骂,更有许多“正能量”的回应。正如2014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监测显示,网络舆论场与主流媒体舆论场两个舆论场的共识度在增强,网络舆论正能量不断闪现。如何让这些积极的情绪情感引导舆论,产生正能量,使得舆论中的积极情绪因素占据领导地位,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让社会更加和谐,正是决策者需要的建议。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及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是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当今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微博等新的传播形态的发展三个背景,选取雅安地震事件中的新浪微博舆论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的方法为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及在线文本分析法等。通过研究雅安地震发生后的新浪微博中的有关文本内容,得出微博舆论场中的公民积极情绪体验有“希望”、“感激”、“激励”与“爱”等形式,并通过各种积极情绪的扩建与消解功能,分析微博舆论场中的公民积极情绪体验如何将舆论场引入良性循环,并对雅安地震救援产生积极影响。本文期冀通过研究,能够使人们重视微博舆论场中的积极情绪体验所能产生的影响力,发掘公民内在的积极力量。每个公民的内心都存在着积极的人格特质,而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够促使公民积极情绪体验的增多。因此,通过培育塑造公民更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够有效地激发公民内在的积极力量,促进公民积极情绪体验增多,产生更良好地社会行为,从而倡导社会正能量,引导整个社会舆论场良性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