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在地震发生的数秒内,地震波能量由震源向四面八方释放,在龙门山山区地表上产生了大小规模不一、数量巨大的山体滑坡,因此大量的松散堆积物堆积于龙门山区内。本论文将涪江上游地区的安县、江油、北川和平武等四个县(市)作为研究范围,展开调查。 涪江上游山区,位于龙门山中段北东部,在汶川地震中的烈度为Ⅷ度,映秀-北川断裂带在该流域上游穿过,延伸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地震前,研究区由于自然原因引发的滑坡很少有发生或报导,汶川地震后,涪江上游山区出现了大量的、大规模的地震滑坡,其中,滑坡面积大于5.0×104m2的大型滑坡就有46处,滑坡主要类型为浅层滑坡。 本论文主要依托于《涪江流域1∶5万环境地质调查》项目,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研究区断裂的发育以及分布展开详细调查,了解该地区断裂特征。通过地震后对地震滑坡的现场调查和遥感解译等方法,共获得滑坡点230处,对地震滑坡分布有了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采用GIS技术对滑坡的分布和距发震断裂距离、斜坡坡度、坡向、高程、岩性、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最后综合分析涪江上游地区地震滑坡特征与活动构造之间的关系。主要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1)涪江上游地区滑坡分布在空间上沿龙门山中央断裂带和涪江(以及支流)水系呈带状和线性分布;逆冲断裂带上的滑坡分布存在明显的上盘效应和距离效应,即龙门山中央断裂带上盘10km范围内滑坡密度和规模明显高于下盘,而走滑断层的上盘效应则不明显。 (2)滑坡在中央断裂带的分布还存在明显的锁固段效应,即断裂的转折和错位部分属于滑坡集中发育部位。 (3)通过对研究区46处大型滑坡的滑向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地震滑坡的滑向优势方向为与映秀-北川断裂的空间展布方向垂直或呈大角度倾斜的NW~SE向。 (4)对研究区滑坡230处滑坡坡度进行研究,发现研究区滑坡主要集中于10°~50°范围内。 (5)强震诱发滑坡的滑坡后壁与重力式滑坡有明显差异,前者主要为断壁陡立、裂面粗糙且呈锯齿状、力学上呈张剪特征;而后者的滑坡后壁主要表现为表面光滑、形态呈弧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