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病变会导致患者失明[1]。血清胱抑素C(Cys C)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的体液和有核细胞的低相对分子量、碱性非糖化蛋白质。有研究发现大鼠的玻璃体和隔层视网膜细胞都会表达Cys 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是反映患者平均血糖水平高低的敏感指标,是监测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标准,研究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本研究主要分析了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患者血清Cys C及Hb A1c水平的相关性,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和临床诊治提供客观的评价指标。方法:1选取2015年0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650例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男性患者312例,包含DR患者为120例,其中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为75例,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患者为45例;女性患者338例,包含DR患者为143例,其中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为80例,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患者为63例。2从住院系统收集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有无糖尿病家族史、身高、体重、吸烟史(定义为至少每日吸烟一支,持续一年以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抽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胺转移酶(GGT)、尿素氮(BUN)、肌酐(SCr)、血尿酸(SUA)、胱抑素C(Cys C);记录患者眼底是否出现微血管瘤、出血点、硬性渗出、新生血管增殖等病变情况,为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期提供可靠的依据。分别比较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患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与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对比不同胱抑素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NDR与DR;NPDR与PDR的患病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患病率为40.46%。胱抑素正常组及胱抑素升高组NDR与DR患病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70,P=0.0053)。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7%,7%-8%,8%-9%,>9%水平)对比,四组患者中NDR与DR患病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68,P<0.001)。随着Cys C水平升高DR组及NDR组患者例数明显增加;随着Hb A1c水平的升高,DR患病率明显升高。2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L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134,(95%CI 0.089-0.233,P=0.008)];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SBP、DBP、TG、糖尿病病程、Hb A1c、Cys C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14,(95%CI1.152-1.320,P=0.021);1.521,(95%CI 1.433-1.624,P=0.012);1.210,(95%CI 1.104-1.264,P=0.044);1.301,(95%CI 1.275-1.421,P=0.034);1.284,(95%CI 1.204-1.328,P=0.036);1.498,(95%CI 1.420-1.562,P=0.010);1.364,(95%CI 1.258-1.425,P=0.034);2.310,(95%CI2.091-2.510,P=0.002);3.211,(95%CI 3.047-3.451,P=0.021)。结论:1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众多,Hb A1c可以较为真实的反映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DR的严重程度,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2 Cys C可以作为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的内源性标志物,是DR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早期监测胱抑素C和Hb A1c能够对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起到良好的监测作用,为视网膜病变的预防、治疗提供可靠监测指标。3 HDL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保护因素;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SBP、DBP、TG、糖尿病病程、Hb A1c、Cys C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