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江西省档案馆所藏1928-1948年间鄱阳湖区水利纠纷档案为主要资料,将湖区水利纠纷置于近代社会变迁的历史脉络中加以把握,对水利纠纷的发生、解决过程进行梳理和描述。鄱阳湖区常年被水遭旱的局面使得湖区的人们既需防涝又要抗旱,以维持当地农业的发展和生活的延续。筑堤与修塘成为湖区最重要的两项水利活动。围绕着这两项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不同村落间进行着合作与竞争,亦不断发生纠纷与和解,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堤防纠纷与灌溉纠纷。在纠纷过程中,乡民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行动策略和话语表达。首先,村际关系与武力观念在水利纠纷发生、解决过程中被优先考虑,村际间力量的差异会促使弱势一方暂时放弃争执,或凭中调解,或诉讼告官,这都有利于维持乡村秩序的稳定。其次,乡民在其话语表达中也通过表达对国家的认同以达到对权利追求的合法化,进而维持自身利益。本文试图从具体的纠纷过程观察当事人的法律意识,道德价值观念,及其相应的行动策略,藉以揭示特定水利社会中活动着的人的力量以及他们的行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