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将对矿产资源的保障提升为国家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的需求日益旺盛,作为大宗产品的铁矿石也逐步成为我国全球战略资源部署的重要矿种。因而针对大型—超大型的铁矿矿床研究成为了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前寒武纪条带状硅铁建造(BIF)在世界铁矿资源中储量最大、分布最广,是世界钢铁产业的最为重要的矿石来源。鉴于BIF型铁矿有如此重要的经济价值意义,同时也是地球早期特有的化学沉积建造类型,因此被广泛研究。本文以纳米比亚北部地台(NP)区的新元古纪成冰期朝斯(Chuos)组沉积变质型条带状铁建造(NIF)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已有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针对该区域NIF的地层特征、构造历史、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形成环境及成因等方面进行研究,因此该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参考意义。通过系统收集前人关于纳米比亚Kunene地区朝斯(Chuos)组的研究成果,结合有关的己知资料,对本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和Damara造山带构造演化历史进行了研究,还原了 Chuos组及其IF形成时期的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研究认为Chuos组地层形成时间略晚于成冰期,是紧随着Rodinia超大陆裂解带来的泛非运动中形成的非洲西南部陆内裂谷作用在刚果克拉通的西南边缘沉积而成。由于冰川沉积作用和刚果克拉通西南边缘活跃的裂谷作用,导致了该层位岩性差异大,沉积相较多,包含陆缘冰川沉积混杂岩、浅水和浅海相的砂岩、少量的IF以及玄武岩熔岩流。通过对纳米比亚北部的Chuos组的野外踏勘和钻孔岩芯采样,运用显微岩矿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对岩相学和矿物学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朝斯(Chuos)组含铁建造岩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粒度、蚀变特征与变质程度等,并根据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特征揭示了成岩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IF铁矿成矿类型以及部分成矿物质的来源。认为该区IF有纯化学沉积成因和混合沉积成因两种类型,主要表现为在浅变质作用下的含磁铁矿、赤铁矿硅质岩,大部分层位稳定且宽广,厚度较薄。同时含有块状成层性较差的混积岩和分选性差、棱角状碎屑岩,碎屑成分为白云岩、燧石、砂岩和来自基底的石英岩、变质火山岩和花岗岩碎屑,基本证明了其冰川起源。通过对朝斯组钻孔岩芯中的条带磁铁石英岩取样进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建立了微量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研究了岩石和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断成矿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进而分析矿床成因。认为本区IF是大洋热液和碎屑成分混合形成的,海水广泛地参与了反应。通过轻重稀土的比值、Y/Ho 比值和Ce氧化还原证据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NIF更可能形成于氧化还原层的水体内,而不是完全缺氧的盆地内。通过总结前人关于“雪球地球”假想的相关证据,结合野外地质踏勘和典型剖面研究,利用层序地层学对朝斯(Chuos)组及其所在亚群的地层特征进行研究,研究了朝斯组与上下层位的变化和接触关系,认为本区存在的多种地质现象有力地支撑了“雪球事件”的假想,主要有四方面证据:(1)广泛存在的冰水沉积物(混积岩);(2)Chuos组上覆地层Rasthof组帽碳酸盐岩:(3)发育良好的NIF条带铁建造;(4)下伏地层Ombombo亚群的广泛出现的藻类和大量的石灰岩。综合此次工作中的构造演化、地层层序、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本文对研究区NIF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本区NIF与冰川期一定条件下的裂谷作用形成海盆和热液组分有直接成因联系,在雪球期内的氧化还原环境多变的裂谷大洋、海底热液流体、大陆风化作用、海洋生物圈的变化,大气和海水的物质组分交换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最终导致了含铁条带建造的沉积层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