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T1G3膀胱癌被划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但临床特点却类似浸润性癌,所以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存在很大争论。如何准确客观地估计患者的预后,根据患者肿瘤复发、疾病进展风险概率的不同,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使一些病人通过保守疗法(TURBt+膀胱灌注)就可以控制疾病,而另一些病人又必须早期进行膀胱切除才能获得长期生存。本实验通过对我单位1998年1月到2006年10月收治的213例T1G3膀胱癌进行预后研究,试图制定相对客观准确的预后评价系统,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1998年1月至2006年10月九年期间,我院泌尿外科共收治2300余例膀胱癌住院患者,确认术后病理报告诊断为T1G3膀胱癌的患者共约213例。逐一登记所有T1G3膀胱癌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治疗方法、病理资料等。采用不同方式随访所有患者的预后情况。所有患者的石蜡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P53蛋白、FGFR3蛋白、E-cadherin蛋白、ki-67蛋白、CD-34蛋白的表达情况。将T1G3膀胱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肾积水、手术方式、即刻膀胱灌注、膀胱灌注药物、肿瘤直径、肿瘤数目、肿瘤形态、原位癌、初次复发≤6个月、复发次数、p53、FGFR3、E-cadhefin、Ki-67、MVD计数共18个因素作为拟评估的疾病预后风险因素,分别进行肿瘤复发、疾病进展、死亡三种预后后果的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将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初步筛选出来的预后风险因素,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肿瘤复发、疾病进展、死亡三种预后后果的多因素生存分析。得到最佳比例风险模型后,以各预后相关因素的偏回归系数作为不同预后因素的风险积分权重,通过计算分别得到T1G3膀胱癌复发、进展的预后评价系统。【结果】排除资料不完整病例,共有187例患者进入最后的统计分析。1.本组病例的总体特征。本组患者占同时期全部膀胱癌患者的9%左右。男女比例约为6:1,平均年龄66±19.6岁(最大92岁,最小35岁),其中68岁~78岁者约占50%。本组患者平均随访46个月(12个月~111个月)。随访期内肿瘤复发100例(61.3%),进展61例(32.6%),死亡37例(19.8%)。本组患者用寿命表法估计阳性事件各时点累积概率为:1年、2年、5年肿瘤复发的概率分别是35%、60%、65%,1年、2年、5年疾病进展的概率分别是12%、27%、38%,1年、2年、5年死亡的概率分别是0、11%、26%。2.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肿瘤直径、肿瘤数量、即刻灌注、初次复发时间≤6m、P53、FGFR3是T1G3膀胱癌复发的危险因素;肿瘤形态、原位癌、初次复发时间≤6m、复发次数、P53、E-cadherin是T1G3膀胱癌进展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只有进展是死亡的危险因素。3.编制T1G3膀胱癌复发、进展风险评分系统。【结论】本研究通过187例T1G3膀胱癌预后研究,借助数学手段,利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筛选出了与T1G3膀胱癌肿瘤复发、疾病进展的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将风险系数转化为预后评分,利用直观的数字表示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为T1G3膀胱癌预后评分模型的建立做了初步尝试。此评分模型不仅可以反映不同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程度,也方便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判断。通过本研究建立的预后评分模型,可以方便地预测患者复发和进展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