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近年来在围手术期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也有了质的突破,随着外科快速康复理念的引入,以及外科手术在中医医疗机构的普遍开展,围手术期中医中药多种治疗方法的参与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探导中医治疗方法的内在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提高中医外科理论水平及改进治疗方法。艾灸疗法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是祖国医学中的一枝奇葩,本课题是研究直接灸在促进胃术后肠胃动力功能恢复的作用及疗效,扩大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在现代腹部外科的应用,探索加快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可行之路。研究方法:设计临床病例调查表,涵盖与胃部术后辩证相关的中医四诊信息,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即术后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等治疗,术后早期指导患者作床上活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以足三里(双)、上巨虚(双)、下巨虚(双)为取穴基础,结合术后证型分类进行辨证选穴施灸治疗,血瘀证加地机(双)、天枢,气虚证加气海、关元,血虚证加三阴交(双)、关元。于术后第1天开始,每日上午9—11时开展治疗,每穴施以4-6壮,以患者肛门首次恢复排气或排便为临床胃肠动力恢复标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腹胀程度、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采集相关信息,将调查表中的资料信息建立数据库。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直接灸在腹部术后胃肠动力功能恢复的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3%,对照组总有效率6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在胃肠功能恢复、临床症状积分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直接灸在促进胄术后肠胃动力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得到初步证实。结论:1.通过临床研究更进一步证实,足三里穴、上巨虚、下巨虚在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作用中是积极及有效的,可以明显改善术后胃肠功能。2.根据术后证候表现以血瘀、气虚、血虚为特点,通过辨证施灸治疗,可以加快胃术后康复。3.通过临床观察,艾灸的作用机理得以进一步证实,直接灸在腹部手术胃肠动力中的作用得到初步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