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规定要实行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另外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意见》(2011)中指出推动各地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今后5年,对全国1000多万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吉林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2014—2018)》(2014)对教师参与培训的目标、原则、课程的设置、培训模式和方式、考核方式与学时认定、组织保障都进行了规定。因此教师定期参加培训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常态。目前,教师培训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如部分教师普遍存在抵触心理,不愿意参加培训,甚至找人代替自己培训;一部分教师参加培训不积极学习,消极应付,得过且过,培训效果极差;多数教师培训内容,大多没有经过调研论证,教学内容格式化,无法满足培训对象自身的现实需求等等。继而造成教师职业倦怠滋长、专业发展动力不足、教师专业发展缓慢或停滞等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取延吉市朝鲜族小学和初中,汉族小学和初中各1所学校的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法,在学校开展整群抽样,收集相关资料,调查教师培训项目本身激励政策、教师职称评定激励政策、教师奖励激励政策、教师工资待遇激励政策现状并总结对教师培训态度及行为的影响,从而发现影响教师培训态度即行为的原因,对教师培训激励政策提出建议。通过调查发现,学校有没有专门支持教师参加培训的条款和内容。总体上看,学校的职称晋升政策、绩效工资政策、奖励政策未能充分解决教师培训过程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致使教师对其给出了一般的评价结果,有57%的教师给出了非积极的评价;受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等复杂因素的积极影响,教师的培训态度与行为处于比较好的状态,70%的教师给出了积极的评价;激励政策与教师培训态度和行为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培训项目本身的激励政策对教师的培训态度与行为的积极影响最大;以负激励为主的教师培训激励政策,难以有效调动教师参训的积极性。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应尽快将教师培训时间、经费补助、参训期间工作安排纳入到教师培训激励政策中去;重构学校培训激励文化,尽快推行完善的教师职称评定体系;构建健康学校组织文化,重视教师专长发展特点,完善绩效工资评定标准;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充足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鼓励教师树立正确价值观和自我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