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重塑和产业的梯度转移,还有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业逐渐从蓬勃发展的沿海地区向内陆二、三线城市转移,这些逐渐产生的巨大需求给内陆城市的物流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但是在产业发展初期,空间选择和产业布局往往较为混乱,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武汉区位条件良好,位于中部地区的枢纽位置,极具物流业发展的区位优势,物流业的梯度转移也为武汉市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因此,探索武汉市城市物流空间的发展,深入了解武汉市城市物流空间的结构及形成机制,不仅有利于武汉市物流产业健康发展,而且能促进城市空间科学规划和城市稀缺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文献,基于武汉市的物流空间发展现状,建立地理数据库,结合武汉市的社会经济、交通网络、基础设施等情况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运用ArcGIS10.2软件对武汉市物流场点进行空间分析,先是对全部物流场点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通过生成标准差椭圆来分析武汉市物流场点的分布方向。另外,利用核密度分析工具,生成武汉市物流场点空间分布密度图,从中可以看出武汉市物流场点多中心集聚特征。然后对武汉市物流场点进行分类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物流场点,得出不同功能的物流场点的不同空间特征。其次,通过对分形理论的应用,更深入地分析武汉市物流场点的系统空间结构。根据分形理论,选取聚集维数、关联维数、网格维数三种分维数来刻画和分析武汉城市物流系统的空间结构。计算这三种分维指标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和刻画武汉市物流场点的空间分布形态和空间结构特征。最后,通过ArcGIS10.2软件的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工具对武汉市物流场点空间分布与各影响因子的空间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各影响因子对武汉市物流场点空间分布产生影响的空间差异,对武汉市物流场点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武汉市物流场点的空间结构的总体特征是城市中心区域比较紧凑、城市外围相对分散,而且在区域中呈现多个中心。测算三种空间结构分形维数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武汉市物流场点空间分布差异。仓储型物流场点集聚性较强,运输型物流场点次之,配送型物流场点分布最为分散。通过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各影响因子的空间变化幅度差异较大,武汉市物流场点的空间分异是路网密度、地价水平等不同影响因素作用叠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