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全球艾滋病的流行形势日益严重,艾滋病感染正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妇女感染人数日益增加,HIV阳性孕妇也随之增多。而HIV阳性妇女又可以通过怀孕、分娩和哺乳等环节把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导致婴幼儿感染及早亡。因此,HIV阳性孕妇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对于自身免疫状况的改善,而且对于预防母婴传播都有重要意义。孕妇的基线耐药基因型对于孕妇抗病毒药物方案和母婴阻断方案的选择均是重要的本底信息。迄今还没有中国HIV阳性孕妇基线耐药基因型的报道,本研究对中国河南等四省部分地区HIV阳性孕妇的基线耐药基因型进行检测,旨在了解和掌握我国阳性孕妇中HIV-1耐药突变的类型、流行状况等,为HIV母婴阻断用药方案的选择和阳性孕妇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由于HIV母婴传播的严重性,目前已经有不少药物方案被用于HIV母婴阻断,阻断用药可以大大降低母婴传播率,但是也会引发母亲和婴儿的耐药突变,有关阻断用药对于HIV阳性孕妇耐药基因型的影响的研究迄今在国内还没有报道。在本研究中,我们对HIV阳性孕妇服用阻断药物方案sdNVP和ZDV-sdNVP后的耐药基因型变化进行研究,从而研究不同的阻断用药方案对HIV阳性孕妇的耐药基因型产生的影响。同时我们对阻断用药的孕妇所生的婴儿进行早期诊断,并对其中的阳性婴儿进行耐药基因型测定,比较这两种阻断药物方案sdNVP和ZDV-sdNVP的母婴垂直传播率的差异以及婴儿耐药基因型的差异。研究对象及样本1.2005-2007年参加“艾滋病母婴传播模式及综合预防策略研究”的广西,云南,新疆,河南四个省份10个区县的没有用药史的HIV阳性孕妇181例,经WB试验确证为阳性,其中河南33例,广西55例,云南37例,新疆56例。采集受试者基线全血和血浆样本(服用阻断药物之前)。其中有阻断用药背景资料的孕妇80例,sdNVP药物阻断组62例,ZDV-sdNVP药物阻断组18例。2.80例有阻断用药背景资料的孕妇,在产后3个月随访到59例,采集其全血和血浆样本,其中sdNVP药物阻断组43例,ZDV-sdNVP药物阻断组16例。3.有阻断用药背景资料的80例孕妇所生婴儿的80套干血斑系列样本(2d,1m,3m,6m)。研究设计及方法1.用Cobas(Roche)和FACSCount(BD)方法分别测定181例HIV阳性孕妇的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数,运用In-house nest RT-PCR方法测定181例HIV阳性孕妇的耐药基因型和基因亚型。2.运用BED-CEIA(Calypte)实验测定181例HIV阳性孕妇中新近感染的比例。3.用Cobas(Roche)和FACSCount(BD)方法测定有阻断用药背景资料的HIV阳性孕妇产后3个月随访样本的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数,同时运用In-house nest RT-PCR方法测定其耐药基因型和基因亚型。4.运用In-house nest RT-PCR方法使用婴儿干血斑样本进行HIV早期诊断,对阳性婴儿测定耐药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研究结果:1.共检测181例HIV阳性孕妇基线血浆样本,其中153例扩增成功并得到序列,其中16例具有耐药突变,基线耐药突变率为10.5%(16/153)。12例具有NNRTI耐药突变,5例具有NRTI耐药突变,未发现PI主要耐药突变。2.血浆样本的病毒载量与其耐药检测目的基因的扩增成功率呈正相关,病毒载量越高,扩增成功率越高,病毒载量在1000c/ml以上,扩增成功率达到100%(125/125),病毒载量在400-1000c/ml之间,扩增成功率为81.3%(13/16),病毒载量低于检测线400c/ml的,扩增成功率为37.5%(15/40)。3.河南省HIV阳性孕妇感染的病毒均为B’亚型,有6例具有耐药突变,耐药突变率为25%(6/24),云南阳性孕妇感染的HIV亚型表现为多样性,包括B’,CRF 01AE,CRF 07BC,CRF 08BC,BC,C等亚型,有6例具有耐药突变,耐药突变率为16.7%(6/36)。新疆HIV阳性孕妇感染的病毒均为CRF 07BC亚型,有4例具有耐药突变,耐药突变率是8.5%(4/47),广西HIV阳性孕妇感染的病毒亚型涵盖CRF 01AE,CRF 07BC,CRF 08BC,没有发现耐药突变。4.各亚型的耐药突变率分别是B’为21.4%(6/28),BC为14.3%(9/63),C亚型为14.3%(1/7),CRF 01AE为0%(0/46)。B’亚型的耐药突变率最高。CRF 01AE的耐药突变率最低,无耐药突变。5.河南,云南,新疆以及广西HIV阳性孕妇中新近感染的比例为0%(0/33),8.1%(3/37),12.5%(7/56)和12.7%(7/55)。6.sdNVP和ZDV-sdNVP组引发的耐药突变率分别为16.3%(7/43)和0%(0/16)。sdNVP组阳性孕妇的产时CD4+T淋巴细胞数显著低于ZDV-sdNVP组阳性孕妇(335 vs.484 cells/mm3,P<0.01),前者的产后CD4+T淋巴细胞数增加值也显著低于后者((-74 vs166,P<0.05)。在sdNVP组中,产后出现耐药突变孕妇(n=7)的产时CD4+T淋巴细胞数要低于未出现耐药突变的孕妇(n=36)(178 vs.364 cells/mm3,P<0.05),前者的年龄也大于后者(32.7 vs27.5,P<0.01)。7.80例阳性孕妇所生婴儿有14例感染HIV,sdNVP和ZDV-sdNVP组的垂直传播率相似[17.7%(11/62)和16.7%(3/18)],单药阻断组的产时感染率为9.7%(6/62),宫内感染率为8.1%(5/62),婴儿耐药突变率为27.3%(3/11)。双药阻断组的产时感染率为11.1%(2/18),宫内感染率为5.6%(1/18),婴儿耐药突变率为0%(0/3)。产时有耐药突变的孕妇与产时没有耐药突变孕妇的垂直传播率相似[14.28%(1/7)vs 17.81%(13/73),P>0.05]。在感染婴儿中,6例是宫内感染,8例是产时感染,14例阳性婴儿中有3例婴儿(21.4%)有耐药突变,其中2例婴儿(14.3%)(HN02,YN27)的耐药突变是由阻断用药引起,1例婴儿(7.1%)(YN15)的耐药突变是来自于母婴传播。8.有基线耐药突变的孕妇和无基线耐药突变的孕妇的基线CD4+T淋巴细胞数和病毒载量没有显著差异。结论:1.河南、云南、新疆部分地区HIV阳性孕妇中已经出现耐药株的流行,应该对该地区HIV阳性孕妇开展耐药性监测,以便选取适宜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及母婴传播阻断药物。2.河南、云南、新疆和广西四省HIV阳性孕妇耐药性的产生与抗病毒治疗时间有相关性,治疗时间越长,耐药性产生的几率越高。3.河南、云南、新疆和广西四省HIV阳性孕妇的基线耐药突变率与新近感染比例成负相关性,提示新近感染者中感染耐药毒株的比例不高,耐药突变主要存在于既往感染者中。4.ZDV-sdNVP双药组比sdNVP单药组对母婴传播的总体阻断效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双药组更有利于控制宫内感染,孕妇和婴儿耐药突变的产生以及提高孕妇的免疫状态。推荐运用双药方案或者HAART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母婴药物阻断。5.产时具有较高的感染率,提示应该加强产时护理,减少损伤和可能的产时传播。6.孕妇服用sdNVP后耐药突变的产生与产时免疫状态(CD4+T淋巴细胞数)有关,提高免疫状态有利于控制耐药突变的产生。7.HIV阳性孕妇的基线耐药突变与自身生物学因素(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数)无关,而服用阻断药物(sdNVP)以后产生的耐药突变则与生物学因素(CD4+T淋巴细胞数和年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