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就业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融资难始终是影响其发展壮大的瓶颈。中小企业融资要走商业化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近年来,国家从创新制度、增加财政投入等不同方面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各级政府、研究机构从扩大抵押物范围、创新个性化信贷担保产品等多方面、多渠道进行了较多尝试,但从实际效果看,收效不大。本文试图从商业银行的角度,以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两个最直接的信用担保体系践行者为切入点,以山东省济宁市某国有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情况为案例,运用经济学中的不对称原理和尤德尔和伯杰(Udell & Berger,1998)的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探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的原因和解决路径。本文认为,造成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银企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缺乏信心,而有效担保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不信任状况。但中小企业的低资产特性,决定了抵质押担保难以实施,因而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对中小企业信用增级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的未来发展必由之路。目前在我国,作为独立市场经济主体的商业银行,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在与中小企业业务合作中处于强势地位,信贷配给现象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只有使商业银行在从事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中有利可图,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才有望得到解决。因此,应根据银行的不同喜好,在社会所处不同时期,建立相应不同性质结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从银行角度看待担保机构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不断满足商业银行的需求,进而改善与银行的合作态度,实现双赢,同时应强化政府在支持担保机构有效运转过程中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