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该论文以西安·庆州为例对中韩历史文化名城空间结构的演进及历史景观保护的比较进行了研究. 研究认为: 第一,作为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基础的《周礼·考工记》、《管子》,和作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以西安·庆州为例对中韩历史文化名城空间结构的演进及历史景观保护的比较进行了研究. 研究认为: 第一,作为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基础的《周礼·考工记》、《管子》,和作为思想背景的《周易》、阴阳五行、风水思想等对中韩古代城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第二,在城市布局上,长安城非常规则,而新罗王京则充分利用周边的地形地势,构成城市防御体系,所以没有建造外郭城,庆州的城市景观因此显得更为开放与亲和. 第三,唐长安城以中轴线-朱雀大街为主要的视轴来组织城市景观,庆州城因受唐长安城的影响,也将连接宫城和月城的朱雀大道作为城市的中轴线. 第四,西安和庆州在后期发展过程中,都沦为了地方性城市,城市地位日益降低;并因边防的需要变成了军事性城市,城市的历史景观遭到很大破坏.如今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保护和管理好历史景观,保留历史城市的个性.最后,论文以庆州为对象,拟定了历史景观保护制度.
其他文献
关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不少,但鲜有从单个自然元素的角度出发,以历史文化为背景,综合全面地讨论其与人类建造活动之间关联的研究.该文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思考和理解
本文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上篇工程研究报告和下篇实际项目图纸。 实际项目为南捕厅历史街区改造2号地块的建筑改造设计,由工程图纸组成。 研究报告以实际调研为依托,首先
该论文针对中国城市中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有关未来发展趋势问题作了初步的研究,对城市中心区地下空是开发利用的前景预测、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体系、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环
该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建筑探索的基本情况、相关技术的分析研究,建构当代中国可持续建筑理论框架,并探讨适用于现阶段中国可持续建筑的技术.论文通过分
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研究建筑色彩的相关基础理论概述;二是国际上建筑色彩研究领域现状的介绍与分析;三是关于中国历史上居住建筑色彩发展状况的简要总结,四
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东交民巷近代历史地段形成于二十世纪初.地段内的近代建筑以使馆为主体,兼有银行、洋行、教堂、医院等建筑,风格体现了当时盛行于欧洲的折衷主义,是
福建土楼在申遗成功后受到广泛关注,土楼保护和更新的需求也更为急迫。而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楼单体的型制和描述上,缺乏系统地对土楼聚落演变和聚落整体形态的研究。土楼聚
文章首先对传统徽州的文化价值以及传统徽派建筑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归纳,通过对现阶段大量的徽派建筑案例进行走访调研,了解到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是新徽派建筑的时代
旧工业居住区的改造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课题,因为旧工业居住区所面临的问题比一般的旧居住区要复杂、严峻得多.传统工业的衰落,导致大量工人失业.工业居住区在受到严重的
传统民居聚落环境美的研究是探寻传统民居文化继承与弘扬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该文以传统民居聚落环境美的研究为切入点,从环境美的角度探索传统民居研究的新领域.该文运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