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阐明实验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的发病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作用靶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包括:1、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DPN大鼠模型;2、实验动物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NC组)和糖尿病组(DM组),DM组又随机分为5个亚组:DM4W组、DM8W组、DM12W组、干预1组(T1组)、干预2组(T2组);3、应用Meditronic keypoint-4 workstation肌电图仪测定各组大鼠坐骨神经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SNCV)和CMAP及SNAP;4、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LDF)检测各组大鼠下肢微循环血流量;5、通过HE染色及电镜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内膜毛细血管及坐骨神经的形态学改变;6、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各组大鼠氧化应激相关因子(VEGF、TNF-α、IL-1、Il-6、NF-κB、p38MAPK、Caspase-3、Bax、Bcl-2)及ET/NO系统(ET-1、ETA受体、ETB受体、iNOS、eNOS、nNOS)的表达变化规律。7、分析各因素在DPN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发现:1、各组大鼠体重及血糖变化:DM组大鼠较造模前和NC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血糖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16.7mmol/L),并且没有自发缓解的现象。2、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与造模前和NC组相比,DM组大鼠从4W开始出现明显的MNCV和SNCV减慢及CMAP和SNAP减低,并且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加重;前列地尔可以明显地改善DM组大鼠坐骨神经的MNCV、SNCV、CMAP、SNAP。3、各组大鼠下肢微循环血流量变化:与造模前和NC组相比,DM组大鼠从2W开始出现微循环血流量明显下降,且随病程进展逐渐加重,12W下降的幅度超过50%;前列地尔可以明显地提高DM组大鼠下肢的微循环血流量。4、各组大鼠坐骨神经形态学改变:①HE染色显示DM组大鼠从4W开始出现神经内膜毛细血管管壁逐渐增厚,管腔不规则,内皮细胞肿胀、变形,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加重;同时也从4W开始出现坐骨神经有髓及无髓神经纤维排列松散,且随病程进展逐渐出现髓鞘变薄、分离、空泡形成,并伴有轴索萎。②电镜显示DM组大鼠从4W开始出现毛细血管内皮增厚,基底膜不清楚,周围有炎细胞浸润;同时有髓神经纤维髓鞘板层薄厚不一、分离或脱落,无髓神经纤维轴索内神经丝减少,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可见髓样小体,且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加重;前列地尔可以明显改善DM组大鼠神经内膜毛细血管和坐骨神经的形态学表现,早期干预优于晚期干预。5、各组大鼠氧化应激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与造模前和NC组相比,DM组大鼠坐骨神经中VEGF、TNF-α、IL-1、NF-κB、p38MAPK、Caspase-3、Bax表达增高,Il-6、Bcl-2表达减少,且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加重;前列地尔可以改善DM组大鼠坐骨神经中VEGF、TNF-α、IL-1、IL-6、NF-κB、p38MAPK、Caspase-3、Bax的表达变化,但是不影响Bcl-2的表达,早期干预优于晚期干预。6、各组大鼠ET/NO系统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NOS主要在轴索表达,与造模前和NC组相比,DM组大鼠坐骨神经中eNOS、iNOS、nNOS表达减少,且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加重;ET-1及其受体生理状态下表达极少,但是病理状态下,在髓鞘的表达明显增多,与造模前和NC组相比,DM组大鼠坐骨神经中ET-1、ETA受体、ETB受体表达增加,且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加重;前列地尔可以增加DM组大鼠坐骨神经中eNOS、iNOS、nNOS的表达,减少ET-1、ETA受体、ETB受体的表达,早期干预优于晚期干预。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应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可成功建立实验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动物模型。2、DPN大鼠下肢微循环血流改变先于神经传导速度、神经内膜微血管和坐骨神经的形态学改变,微循环血流减低可能是DPN发生的始动因素,是DPN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3、氧化应激相关因子(VEGF、TNF-α、IL-1、Il-6、NF-κB、p38MAPK、Caspase-3、Bax、Bcl-2)参与了DPN的病理生理过程。DPN大鼠下肢微循环血流改变先于氧化应激相关因子的改变,且氧化应激反应的激活又加重了微循环血流障碍。4、DPN大鼠下肢微循环血流改变先于ET/NO系统的变化,而DM时ET/NO系统的激活通过上调ET-1及其受体、下调NOS来影响微循环,参与DPN的发病。